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守住千年良种 科技重塑产业

截至2024年末,清远出栏清远鸡1.53亿只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25日版次:10

  清远鸡具有皮爽、骨酥、肉鲜味美等特点。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曹童童

  清远鸡,这只来自北江之畔的“凤凰”,不仅飞出了岭南,更飞出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清远全市清远鸡存栏5049万只,出栏1.53亿只,综合产值约111.96亿元,跨越千年时光沉淀,清远鸡完成了一场华丽的产业跃迁。
启动全面提纯选育工作
  清远鸡,是广东省清远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着上千年的养殖历史,是清远宝贵的农业地方品种资源。“清远鸡”俗称清远麻鸡,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27个优质品种之一,因母鸡背羽面点缀着无数芝麻样斑点而得名。
  作为中国特优质地方土鸡品种,清远鸡外形讲究“一楔”“二细”“三麻身”,口味具有皮爽、骨酥、肉鲜味美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高于其他鸡品种。《清远县志》便有记载:“省垣以清远鸡美,价比别处略高一成。”
  然而,上世纪由于传统小农养殖模式的局限,清远鸡面临个体差异大、繁殖能力低、生长速度慢等问题,导致种源严重退化,品质受到直接影响。外来鸡种的引进更是加剧了这一挑战,导致清远鸡种群混杂,纯种清远鸡数量濒临灭绝。
  对此,清远先后开展清远鸡饲养标准研究、建立清远鸡保种场、启动全面提纯选育工作等,去除不符合清远鸡特征的个体,大大提升清远鸡的纯度。
  “近年来,清远以核心种群保种基地建设为抓手,依托本地龙头企业,大力实施清远麻鸡现代种业提升行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保种工作,持续夯实种业基础,为清远鸡高质量发展、实现百亿产值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畜牧兽医师黄军龙表示。
  据统计,全市现有种鸡场22家,其中原种场3家、祖代场4家、父母代场11家、商品代场4家,存栏种鸡约188万套,年可供种苗2亿只以上。其中,广东天农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清远麻鸡原种保种场,麻鸡种苗出栏量达到1亿只,占全市份额的50%。
  “种业是清远鸡产业源头,不赚钱也要做,我们每年在种源保护上投入2000多万元。”该公司总裁助理、行政总监胡先念表示,建立高效科学的育繁体系,是所有企业投入清远鸡产业的头等大事。
  在“配套系”科研工作中,清远还成功培育出“凤中凤清远麻鸡”和“凤翔清远麻鸡”配套系2个畜禽新品种,均达到国家审定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纯种清远鸡起到保护作用。
数智化深入各生产环节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如何让清远麻鸡在保持传统品质的同时,实现养殖方式的创新升级,成为清远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此,清远市积极与华南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开展多糖和胺基酸微生态养殖研究项目,建立多糖和胺基酸在养殖鸡的示范技术并推广。利用高端草本调养和休眠保鲜作为核心技术,高端调养段式通过二次分拣和草本调养,实现清远鸡出栏标准化、品质一致性、无抗零药残的出品标准。
  清远还创建以清远麻鸡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汇聚国内外先进的数智化养殖技术和设备,让传统的养殖方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走进清农集团有限公司的清远麻鸡孵化场,员工通过数字化平台拥有了“天眼”功能,他们只需要坐在电脑面前操作,即可实时监控场内的任何情况。精密环境调节系统则能使通风量随着舍内环境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平滑稳定地增加。
  “以孵化环节举例,我们可以自动控制鸡蛋孵化的温度、湿度,自动调节通风和自动翻蛋,使孵化指标更加稳定,孵化操作由难变简,在保障了鸡苗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成本支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质上,数智化养殖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农民对传统养殖方式的依赖,以及对新技术的疑虑和抵触情绪,成为推广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对此,清远市政府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逐步了解数智化养殖技术的方式与优势。同时还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支持措施,鼓励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参与数智化养殖建设。如今,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理念已深入清远鸡产业各企业生产环节。
  “要通过设备升级,实现降本增效。”清远市凤翔麻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炽南介绍,他们早已引进自动化饮水系统、精装喂料系统等自动化养殖设备。“使用现代化设备后,养殖一栋种鸡舍只需要1-2名饲养员,就能管理7000至8000羽种鸡。传统设备养殖破蛋率达10%,现代化设备养殖破蛋率只有3%。”苏炽南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