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3版: 聚焦全国两会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阳春市中雁农业总经理谢汝朋:
以专业育种做大“土特产”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11日
版次:
03
“种苗是种养业的‘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产业壮大和农民收入。”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朋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扶持地方特色种养产业联合育种的建议,希望通过专业育种公司、科研院所与地方特色产业开展育种合作,加快优质品种选育引进,做好“土特产”文章。
2016年,谢汝朋返乡创办了“小生花蛋”绿壳蛋鸡养殖产业。目前,他的养殖场已发展到5个,总养殖规模超过14万羽,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成为广东省规模领先、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绿壳蛋鸡养殖企业,是阳春市的优秀返乡创业青年。
“多年的养殖经历以及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线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种苗是制约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的最突出因素。”谢汝朋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这让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的他深受鼓舞。
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谢汝朋发现,特色种养产业普遍存在育种基础薄弱、良繁体系不健全、生产不稳定、良品率不高等短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谢汝朋分析道,经营主体由于相对分散且实力较弱、育种技术落后、种苗供需不稳定,难以获得稳定性高、优质的种苗,导致特色种养产业难以发展壮大。只有通过专业育种,从源头保证种养种苗品质稳定,才能打造更强市场竞争力。
为此,谢汝朋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专业育种公司、科研院所与地方特色产业基地、企业开展育种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成果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企业或联合体;引导龙头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种业科技创新,推动成果开发到企业应用“无缝对接”。
“农业农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舞台。”谢汝朋说,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联合育种等途径,做强农业“芯片”,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春融 费先霞 崔宇婷
上一篇:
农民画登上欧美画展 让世界看到广东乡村
下一篇:
构建“高校+乡村”人才培育新模式
上一篇:
农民画登上欧美画展 让世界看到广东乡村
下一篇:
构建“高校+乡村”人才培育新模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