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举办热带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

果树开花前避免使用新烟碱类药剂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13日版次:09

  开花前避免使用新烟碱类药剂,以免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影响授粉。

  近年来,广东省持续推进热带水果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着力提升荔枝、香蕉、芒果等重点品种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2025年3月6日-7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承办的“热带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茂名举办。来自江门、阳江、湛江、茂名、云浮等五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植保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资门店经营者以及热带水果种植主体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同时在线直播,引起广大种植户关注,累计观看量达12.7万人次。
  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系统学习,提高参训人员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技术的认识,掌握荔枝、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的科学用药与绿色安全种植技术,推动广东省热带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轮换用药减少农药残留
  培训班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处长、推广研究员郭永旺强调了绿色防控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国绿色防控技术历经多年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覆盖率达57%,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绿色防控技术路径概括为“一主导两辅助三兜底”,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生态调控和理化诱控为辅助,科学用药等兜底措施为保障。
  培训班同时邀请多位资深行业专家进行授课。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向旭表示,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年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占世界的30%以上。广东虽为名副其实的荔枝大省,然而荔枝产业也面临着果园基础条件差、组织化程度低、品牌不强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向旭提出荔枝生产标准化理念,强调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到采后处理的全链条管理,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标准化要求。他还表示,在绿色防控技术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特别注意科学用药,确保荔枝质量安全。
  此外,向旭提醒果农,水果不仅采收前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还需注意开花前避免使用新烟碱类药剂,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等,以免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影响授粉,谢花后蜜蜂回收后方可使用。同时,他建议推广果园生草覆盖、林下套种等技术,提升果园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自控力。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思威,详细讲解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易超标农药品种的内容。她提到,我国现行标准GB 2763-2021对荔枝、香蕉、芒果等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的农药残留有明确规定。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部分农药易超标的问题。例如,吡唑醚菌酯等农药在荔枝上的残留限量值较低,而果农在追求防效时使用不当,可能不慎超标。此外,荔枝上登记的农药产品存在同质化严重、防效不佳等问题。
  香蕉和芒果上的情况也类似。香蕉上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虽少,但杀菌剂产品有700余个,尤其三唑类等杀菌剂占比较高;芒果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登记产品占比较高,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轮换用药,避免抗性产生。
使用生物菌肥可减少病害
  除了传统病害,土传病害也是需要重点防控的对象。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盛欧表示,通过采用抗病品种、土壤改良、轮作休耕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香蕉主要病害的发生率;同时,使用生物菌肥可显著减少病害,并可以达到减肥减药的目的。他呼吁果农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病害识别和防控能力。
  针对香蕉枯萎病等病害,盛欧强调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以抗病品种为核心,并结合科学建园、土壤检测、健康栽培、生态调控等措施,形成“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控技术。同时,他表示,生产高品质香蕉需要“良种良法”,从源头抓好各环节,严格按相关标准操作。
  近年来,芒果的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对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所高级农艺师李国平建议果农要对症下药,通过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避免盲目用药。同时,他推荐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如修剪整枝、翻土清园、灌溉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利用天敌昆虫、昆虫病原线虫等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防治手段,通过组合应用以上技术有效控制芒果病虫害,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针对果树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盛欧认为,未来热带水果产业应更加注重品种的多样化和栽培技术的绿色化,通过推广生态调控技术,如果园生草覆盖、林下套种等,提高果园的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能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钱普贵

下一篇:海南蕉少量上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