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5版: 区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惠城汝湖大良村激活生态红利 农家特色菜年创收1500万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3月18日
版次:
05
“七女湖”智能猪舍。
推窗见绿、行路成荫。踏入惠州惠城区汝湖镇大良村,蜿蜒的村道旁,3500棵绿树随风轻摆,7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的月季爬满篱笆,村民房大姐正提着水壶为新栽的孔雀草浇水。“以前村里光秃秃的,现在连空气都是香的!”她笑着说。
三大产业产值达7000万元
绿意盎然的背后,是大良村“生态变现”的智慧。依托山林、土地与人才资源,村中形成肉食经济、山林经济与美食经济三大产业板块,年总产值突破7000万元,铺就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路径。
“智能猪舍”托起主导产业的“黄金链”。市级龙头企业惠州泓泉农业的“七女湖”生猪品牌,通过全自动化养殖、主题餐厅延伸产业链,带动3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与之呼应的是“舌尖上的乡愁经济”:28家农家乐沿绿道铺开,柴火焖鹅、客家酿豆腐等特色菜年创收1500万元,“美食留人”策略成效显著。
大良村的山林间,7000亩荒山变“绿色银行”。“不砍树,种‘金果’,收入翻倍!”据惠州市城管执法局驻汝湖镇大良村第一书记邓剑尘介绍,村里实行“林药复合”“农光互补”等模式让村里蓝莓、沉香等产业焕发生机。
全民参与生态长效管护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大良村以“绿美+文化+产业”重塑乡村价值。
2024年蓝莓园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沉香产业链年产值达2000万元,南药基地带动村民实现170万元增收。
“在惠城区,我们希望通过美丽的东江漫道,将客流引入到村子里!”对于惠城区在规划精品文旅路线方面,王少良期许,依托“最美农村路”串联特色农家乐、蓝莓研学科普园、美丽庭院、房车露营基地等特色节点,充分挖掘大良村的旅游资源,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惠城区“半日游”向“过夜经济”升级。
从绿意盎然的庭院到果香四溢的山林,从智能养殖车间到烟火升腾的农家小院,大良村以“绿美筑基、产业富民、文化铸魂”三步曲,让每一寸土地都正迸发着生机与希望。
绿美不止于种,更在于守。村头的老榕树下,一块“绿美责任牌”标注着管护人信息;河道旁,党员志愿者正清理漂浮物。“以前垃圾随手丢,现在连小孩都知道要护绿,过几天我们还会举办植树活动。”汝湖镇大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欢感慨。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全民参与”,大良村用长效管护让生态红利永续流淌。
□王绮璇
上一篇:
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
下一篇:
上一篇:
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