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主要畜禽良种自给率超90%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20日版次:07
  “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这不是一句玩笑话,据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数据显示,广东人一年就能吃掉8亿只鸡。不仅如此,作为懂吃、会吃、能吃的广东人,牛、羊、猪、饿、鸭等畜禽消耗量皆位全国前列。
  广东强大的畜禽科研和供应实力则奠定了“吃货们”无穷发挥空间的可能。广东主要畜禽良种自给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种猪平均年产约200多万头,位居全国前列;黄羽肉鸡种鸡年均供应市场近2500万套,占全国50%以上;广东鹅、肉鸽等特色畜牧业在国内领先,种鸽存栏3000万对,全国占比60%。
  4月18日-20日,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将与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一同举办。届时,广东畜禽产业将以全明星阵容亮相,展示广东人的“蛋白质”自由。
 清远鸡
2024年出栏1.53亿羽

  在广东,“鸡有鸡味”是对一只鸡的最高赞誉。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远鸡以千年养殖历史奠定“岭南名鸡”地位——皮色金黄、肉质嫩滑、骨软味鲜的基因密码,成就了广东人挑剔舌尖上的味觉信仰。
  据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4年,清远鸡出栏量达1.53亿羽,存栏5049万羽,综合产值111.96亿元,成功跨越百亿产值大关,带动数万农户增收。
  如今,这只“会飞的美食家”正通过预制菜产业,叩开全国百姓的味蕾大门,让岭南风味在五湖四海绽放新生。
 乡下黑猪
综合生产性能处领先水平

  在岭南大地的生态画卷中,乡下黑猪这头凝聚五域基因的黑珍珠正书写着现代育种的传奇。集杜洛克之精壮、莱芜猪之丰腴、圩猪之坚韧、湘西黑猪之矫健、小耳花猪之灵秀于一体,历经十载春秋,由广东壹号食品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五家科研机构共同培育的“乡下黑猪”,开创了“杂交育种+分子标记”的智能选育新模式,其综合生产性能在优质猪大规模生产中处于领先水平。
  据悉,目前壹号食品以乡下黑猪(壹号土猪)为父本进行规模化推广养殖,年产能达到12万头以上,且依托壹号食品营销网络,乡下黑猪(壹号土猪)肉及其杂交商品代猪肉销往国内30多个省市。
 澄海狮头鹅
一年卖出1000万只

  汕头澄海区是国家级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澄海系狮头鹅”保种育种最大基地,也是广东省狮头鹅的最大产区。澄海狮头鹅以“狮头、鹅身、麒麟脚”的独特体征,书写着300多年的历史。2024年澄海区狮头鹅年销售量预计达1000万只,全产业链年产值超60亿元。
  近年来澄海狮头鹅产业发展迅猛,当地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探索推行楼层养殖、层架养殖、鹅鱼生态混养等新型养殖模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从卤水狮头鹅到潮汕鹅肉饭,从传统节庆祭品到现代预制菜,这只“海上丝绸之路活化石”正通过全产业链开发走向世界餐桌。
 雷琼黄牛
曾占香港市场超六成

  雷州半岛孕育的雷琼黄牛,自1980年荣膺“全国十大优秀地方畜禽品种”,至1994年被列入《国家种质资源保护目录》。回溯上世纪二十年代,当雷州牛群踏浪香江,以肉质细嫩、风味醇厚的特质,一举斩获香港市场逾六成份额,这场味觉革命持续半个世纪不衰。
  不仅在香港颇受青睐,雷琼黄牛在湛江人的眼中,向来是补身和食疗的佳品,具安中益气、健脾养胃、补益腰脚、强体壮身功能,牛肉在肉类中占重要一席。据统计,主产区客路镇当前共养殖黄牛4000余头,成熟的发展模式,丰富的黄牛资源,让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各地的养殖户到客路镇买牛,越来越多的群众当上了“牛倌”,雷琼黄牛热度再起。
 雷州黑山羊
产业链年产值超亿元

  雷州黑山羊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肉质鲜美无膻味著称,历经千年驯化形成耐高温、耐粗饲的特性。当地通过“龙头企业+高校+农户”模式,建立保种场和基因库,成功培育“状元黑山羊”品牌,带动农户增收。
  目前高端黑山羊肉借助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羊经济”产业链。
 中山石岐鸽
占全国市场30%份额

  与普通食用肉鸽相比,中山石岐鸽因其肉质鲜嫩多汁、味道鲜美、带有丁香味受到食客的青睐。特别是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各大食店常常“一鸽难求”,出货量大幅提升。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石岐鸽以每年2000万羽的出栏量,占据全国乳鸽市场30%的份额。当传统鸽艺遇上现代食品工业,“盐焗鸽”“陈皮鸽”等预制菜产品正以10亿元的年销售额,诠释着“鸽中贵族”的现代转型。
□曾慧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