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我是怎样一个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25日版次:12
  有段时间,大哥家父子关系紧张。原因在于大侄儿口没遮拦,某次说出大哥自以为不为人知的一些缺点,比如在家威风凛凛,在外与人争执就怂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局外人,我莫名其妙躺枪。大哥以为大侄儿不具备这样的观察力,一定是我在背后“离间”他们父子。
  那时大侄儿已年近30岁,有了一定社会阅历。大哥那些所谓“缺点”,智力正常的成年人都看得出来。大侄儿口没遮拦固然伤了大哥的自尊心,但也让大哥渐渐清醒过来。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很难瞒过周围人的眼睛。侄儿们对我也有一些差评,同样相当“毒辣”。大哥后来听到一些,开始相信我并没有背地诋毁他。
  我的学习生涯,可以用“高开低走”来形容。在父亲看来,这是因为我长大后没有小时候努力,我自知并非如此。我的刻苦用功程度,在同学中一直算是突出的。为什么努力却没有产生“业绩”?一晃如今年近花甲,我终于琢磨出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一些原因。
  与我年龄相仿的同学、邻居、亲戚,有些人早已干出了一番事业。他们中大多数,家里兄弟姐妹成建制地爆发,个个混得不错。虽然发展水平有高有低,但低的也能甩我家兄弟几个八条街,其中肯定有遗传基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老一辈人常觉得人和人差不多,但现实生活经验表明,每个人先天资质差异很大。父母为人处世态度的不同,也对儿女成才影响深远。
  “我这人就是心太善,玩不过那些溜奸耍滑的……”身边常有人这么说。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大好人,相当长的时期,我也自以为善良影响了我“进步”。然而几十年里,接触了许许多多真正善良的人,才发现论道德水平,我最多不过“中上”,离善良还有很远距离。所谓“善良”不应仅仅止步于不害人,身边那些善良的人都有精力和财力付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帮助弱势群体。付出过程中,还得与闲言冷语作斗争,必须扛得住压力。善良和无能,根本不是一回事。
  身边低素质者也不少,如果以他们为参照物,自封“善良”,标准未免太低。不以善人自居,自然少了一份对于“善有善报”的期待。如果一个人行善只为“善报”,绝非善人,只是个投资人。而且即便真的很善良,与事业是否能成功也并无关联,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期待种瓜得豆?
  自己是否聪明、勇敢,是好人坏人还是平常人,以人为镜,都能照个明白。人活一辈子,弄清楚“我是谁”,才算不枉此行。
□阿紫

下一篇:了不起的“绿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