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优化产销结构,创新产品形态,深化茶文旅融合

英德红茶打造新茶品新场景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4月24日版次:08
  清明过后,清远英德18万亩茶园进入春茶采摘期,茶农们抢抓农时采摘鲜叶。受气候影响,今年英德红茶春茶略推迟上市,众多茶友翘首以盼。日前,2025年第七届英德红茶头采季成功举办。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表示,英德市整个茶产业体系健全、技艺精湛、品质稳定、市场广阔,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近日,广东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5年—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全省重点培育一批千亿、百亿与十亿元级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茶叶列入20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名录,而清远为重点区域之一。自2022年英德红茶被列入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以来,世界红茶之乡——英德正加快探寻转型升级路径,通过优化产销结构、创新产品形态、深化茶文旅融合等举措,以文化赋能为纽带、以消费场景重构为突破口,探索一条“世界高香红茶”的进阶之路,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提质 “元首茶叙”同款金毛毫热销
  春茶贵如油,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养分积累,英德茶园内的茶芽肥壮饱满,内含物质丰富,是全年中品质最高、价格最贵的茶叶。尤其是以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所制金毛毫,是英德红茶中汤色滋味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也是2023年4月7日中法元首在广州松园茶叙时所用接待用茶。
  受去年冬季寒冷及今春降雨偏少的影响,今年春茶发芽较慢,预计产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影响市场热情。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茗轩)副总经理廖雪红表示:“今年春茶生长周期延长,品质比去年更胜一筹,口感和香气都更加醇厚。我们最经典的金毛毫(2000多元/斤)和头采金毫(10000多元/斤)等高端产品都在持续热销。”
  “自元首茶叙以来,再加上这两年来持续的品牌输出,英德红茶的名气越来越大。”廖雪红介绍,目前,金毛毫在上茗轩全年营收的比重已从20%攀升至36%。今年头采季活动后,上茗轩每天都源源不断接到新订单。除传统产品外,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打造的新品“红满堂华农181”红茶也广受市场追捧,生产订单已排至6月底。
  目前,英德拥有茶企880余家,带动从业人员15.5万人,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链条集群。截至2024年底,英德红茶综合产值超90亿元。
出圈 传统茶饮变身“国潮爆品”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英德红茶正以创新产品与智能科技拥抱年轻浪潮,开辟增长新蓝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即饮茶市场中,18—35岁消费者占比达74%。在此趋势下,英德多家茶企正积极研发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创新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4月9日,喜茶推出以英德红茶为茶底的“英红·芝士糯糯”新品,首日全国销量突破80万杯,单店日销高达1500杯,成为新式茶饮市场现象级产品。这一合作不仅拓宽了英德红茶的消费场景,更让年轻群体直观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现代魅力。
  近年来,英德红茶正不断尝试各种新式茶饮的研发探索,目前已有红茶奶茶、红茶雪糕、茶咖等产品形态,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们曾对接过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茶饮品牌,基本都是五六百吨的采购需求,对于整个产业是个大的利好。”三圣红茶业总经理魏定宁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牵头整合全市茶企资源,建立协同机制来争取更多市场机遇。“通过集群化发展,我们有信心承接更大市场订单,将英德红茶推向更广阔的消费终端。”
  针对年轻消费者“没时间泡茶、不会泡茶”的痛点,智能化冲泡转型应运而生。“传统茶艺对水温、投茶量和冲泡时间都有严格标准,普通消费者难以掌握。”王小斌说,很多客户反映在茶庄喝到的茶口感很好,但在家里却难以复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
  为此,积庆里与科技公司联合研发出智能茶咖机,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一键冲泡”。该机器内置芯片识别系统,可自动匹配不同茶包的最佳冲泡参数,为消费者快速泡出一杯专业级好茶,为英德红茶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增效 工艺革新释放夏茶潜力
  英德红茶几乎四季都可以采摘。相比春茶,占全年产量45%的夏茶是更大的销售增长点。“目前的春茶产能已趋近饱和,英德红茶产业增效,应当在夏茶上发力。”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振华说。尽管夏茶目前市场接受度不如春茶,英德众多茶企也正通过工艺革新释放夏茶潜力,突破夏茶传统认知瓶颈。
  为促进夏茶销售,英德市三圣红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圣红茶业)通过改良工艺,将部分夏茶加工成耐贮存的白茶,并推出电商爆款产品——“99元4罐”高性价比组合,直播间单场销售额突破数万元,成功开辟大众消费新赛道。
  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则聚焦品质把控,通过精准调控采摘节奏,确保夏茶品质与品牌调性统一,赢得中高端市场口碑。“对于夏茶,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来控制采摘,避免盲目增产导致滞销。”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斌说。
  机械化采摘也为部分茶企提供了降本增效的新方向。“夏茶销售本质上是价格问题,当前,人工采茶成本约为1.8元一斤,而机采可以降到6毛钱以下。按照五斤茶青制一斤干茶的比例,意味着每斤成茶可以腾出6元的定价空间,从而有效提升夏茶的市场竞争力。”红旗茶厂董事长、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振华认为,机械化不仅解决劳动力成本高企的问题,更让夏茶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主动,成为撬动大众市场的“杠杆”。
融合 全域生态激活产业动能
  在全国茶产业版图中,英德红茶凭借独特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而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英德红茶正以“茶+文旅”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实现产业价值多维跃升。
  “粤港澳大湾区有上亿消费人群,距离英德仅2—3小时车程。‘产区即销区’的特点,让英德茶旅融合发展具备先天优势。”易振华说。为此,英九庄园已于头采季期间推出英德首家红茶咖啡馆——庄园茶咖,以场景消费挖掘新潜能的同时,也尝试将英九庄园打造成为采摘、观光、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茶旅文化目的地。
  作为英德茶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红旗茶厂则通过活化工业遗产,将具有66年历史的老茶厂打造为集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验项目。茶厂内的怀旧风红砖瓦房、拱形连廊的建筑风格、陈旧的制茶器械,均成为国潮风标志性打卡点。为了丰富游客体验,红旗茶厂还规划了20亩体验茶园,并在车间设置炒茶工坊,让游客亲身参与从采茶到炒制的全过程。
  早春三月,三圣红茶叶基地的6000余株樱花竞相绽放,粉色的花海与翠绿的茶园相映成趣,成为大湾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2024年,基地共售出一万多张门票,加上围炉煮茶、餐饮、购买茶叶等消费项目,收益共达30万—40万元。”魏定宁表示,基地正进一步规划建设精品民宿,打造“赏花品茶+文化体验”的微度假产品体系。
  据统计,2024年红旗茶厂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包括英九奶茶单品在内的新茶饮年销售额就接近280万元。通过构建“观光+体验+消费”的创新模式,红旗茶厂正在实现“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为英德红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范例。
  从工艺革新到年轻化破圈,从智能科技到茶旅融合,英德红茶正以创新为笔,书写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范本。随着“百亿目标”临近,英德红茶不仅承载着岭南茶文化的传承使命,更以全球化视野与全产业链布局,向世界递出一张“世界高香红茶”的金色名片。
□撰文:陈咏韶 梁煜
摄影:谭家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