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警惕!近期广东荔枝病虫总体中等发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4月29日版次:08
  4月27日,广东省预警防控中心发布广东病虫情报。据各地近期调查,荔枝病虫总体中等发生,主要发生病虫有蒂蛀虫、蝽蟓、瘿螨、炭疽病和霜疫霉病等。
  蒂蛀虫:中等发生。发生期较去年迟。廉江站调查,部分果园世代重叠现象明显,落地果蛀果率一般3.8%-5.3%,高的19.6%-25.3%,落地果百果虫量一般3.8头,高的23.7头;高州站调查,三月红落地果蛀果率平均14.8%,高的64.1%,百果虫量平均14.2头,高的63.1头,白糖罂落地果蛀果率平均5.1%,高的11.2%,百果虫量平均4.6头,高的10.5头;增城站调查三月红等早熟品种,落地果蛀果率23%,百果虫量14头;东莞站调查三月红,落地果蛀果率一般3.9%,高的11.3%;惠东站调查三月红等早熟品种,落地果蛀果率12%,百果虫量3头。
  蝽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高州站调查,百梢虫量9.5头;阳东站调查,百梢虫量一般1-2头;增城站调查,百梢虫量6头,百梢卵量1.3块;深圳站调查,百梢虫量0.9头;惠东站调查,百梢虫量13头;惠来站调查,百梢成虫量一般5-10头,高的15头。
  瘿螨: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化州站调查,花穗为害率9.9%,嫩梢为害率平均3.2%,高的5%;高州站调查,穗为害率平均0.2%,高的3.4%;阳东站调查,嫩叶为害率平均4.3%,高的46%;增城站调查,花穗为害率平均3.2%,粗管果园穗为害率普遍10%以上,果为害率1%。
  霜疫霉病: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化州站调查,花穗为害率平均3.3%,高的5%;高州站调查白糖罂,病果率平均2.8%,高的8.3%;增城站调查,在花穗上零星发生。
  炭疽病:偏轻发生。茂名站调查,早熟品种病果率平均0.6%,高的3.5%,中、迟熟品种病果率平均0.2%,高的2.8%;惠东站调查,病叶率一般2%,高的5%。
  情报称,今年广东省荔枝花芽分化普遍较好,坐果率较高,果期病虫食料条件好;荔枝早、中、迟熟品种混栽较普遍,当前早、中熟品种处于果实膨大期至转色期,迟熟品种处于幼果期,营养条件和栽培制度利于蒂蛀虫、荔枝蝽等病虫的发生和辗转为害。据省气候中心预测:前汛期(4-6月)降水偏少,龙舟水较历史同期偏多1-2成,气温偏高,利于蒂蛀虫、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等病虫的发生为害。根据病虫源基数、栽培管理措施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并经专家会商,预测:霜疫霉病和蒂蛀虫偏重发生,其中第三代蒂蛀虫在早、中熟品种上偏重发生,成虫高峰期由南至北依次出现在4月底至5月上旬;炭疽病、蝽蟓、瘿螨中等发生。
  省预警防控中心指出,各级植保部门要分类指导果农做好防治工作。
  一要抓准防治适期。防治蒂蛀虫要抓准成虫高峰期和卵孵高峰期施药,防治霜疫霉病和炭疽病要在发病初期施药。
  二要选用对口药剂。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虫脲、高效氯氰·虱螨脲等防治蒂蛀虫;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敌百虫等防治蝽蟓;选用嘧菌酯、双炔酰菌胺、氟噻唑·双炔酰、噁酮·氟噻唑、精甲霜·锰锌等防治霜疫霉病;选用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菌·肟菌酯等防治炭疽病。
□广东省预警防控中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