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肇庆红锥王:是千年古树,亦是“绿色史书”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5月08日版次:03

  肇庆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红锥古树公园里的红锥王。

  青山苍苍,碧水泱泱。岳山以南,红锥之王。
  “大厦看多了,就想来看看大树。”春夏交际,在肇庆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后背山的红锥古树公园里,几位游人结伴而行,不时拿出手机拍摄眼前的苍天古树。“但镜头太小,怎么都拍不出现场才能感受到的震撼感。”
  他们所拍摄的正是古城村古树公园里1300多年的红锥古树,因其胸径冠绝广东红锥,故被誉为“红锥王”。
守护红锥王的人群范围逐渐扩大
  红锥王之所以能生长至今,与当地的持续保护息息相关。
  “从我们太公那代留下来的村规民约里,就已经定下了要保护古树的规矩。就算是在最困难的年代,我们都不会想过要砍下这棵红锥王的一枝一叶。”已是古稀之年的古城村村民莫轩文笑着说道。
  守护,在这一千年之间已经成为了刻在古城村村民们血脉里的信念。而今天,守护红锥王的人已经不仅只有古城村村民。
  怀集县林业局林业高级工程师孔玉琴介绍,2019年他们邀请了省级古树专家团队入村实施树洞修复、寄生物清除;2022年县林业局为包括红锥王在内的25株红锥古树补充调查并完成了挂牌工作;2023年省林业局又为红锥王安装了24小时视频监控,监控数据实时回传至省级林业监测平台,实现全方位可追溯保护。
  与此同时,当地修葺了观景亭、木栈道和游步道,吸引无数慕名前来。2019年,古城村被选入首批国家森林乡村,红锥王也荣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树”称号。
  散文家梁衡在《树梢上的中国》书中写道:“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的第三部史书。”
  在红锥王所在之地,亦有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故事。据传,唐中宗年间,此山坡怪象频现,高人指点植红锥成林,方保村庄平安。至红锥成林后古城村一直平安吉祥,代代村民兴家富业。
  “所以这棵红锥王就是我们的保护神,保佑着我们村代代兴旺。”古城村村支委莫秀全站在古树公园的步道上介绍道,时至今日,村里仍保留情侣在树下定情的习俗,让古树见证爱情。
全省超8.5万株古树已实现“一树一码”
  在红锥古树群落周边,格木、樟树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与火力楠、红苞木等乡土珍贵树种竞相生长。
  红锥皮富含单宁,能抵抗病虫害,根系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网络,帮助传递养分,还能“预警”干旱。千年不倒的秘密,就藏在它强大的适应力中。这些红锥古树与周边的乡土树种一起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与食物来源,也构筑了省内珍贵的林木优良种源基因库。
  广东的每一株古树不仅是一本“绿色史书”,还是一座“活态博物馆”。如今,全省超8.5万株古树已实现“一树一档”“一树一码”,851株一级古树安装监控,210个古树公园、102个古树乡村遍布岭南。已抢救复壮古树名木6744株,有4株古树、5个古树群入选中国最美古树和中国最美古树群。
  未来,广东将持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挖掘古树价值,把它们融入群众生活,让保护与共享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红锥王,这部1300余岁的“绿色史书”,也将继续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吴晓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