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养殖行业从“消杀全覆盖”转向“精准消毒”

超七成猪场使用过硫酸氢钾消毒剂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5月13日版次:10

  75.41%的猪场选择过硫酸氢钾消毒剂。

  非洲猪瘟的暴发,带动近年来消毒剂市场爆发式增长,兽用消毒剂批文数量从2017年的2138个激增至目前超5000个。
  然而,随着生物安全防控理念的深化,行业从“消杀全覆盖”转向“精准消毒”,消毒剂市场经历从“恐慌式暴涨”到“技术性洗牌”的剧变——以过硫酸氢钾为代表的“三效合一”消毒剂,凭借高效消杀、食品级安全、环境低残留的硬核优势异军突起。
  当75.41%的猪场选择过硫酸氢钾,消毒剂从“灭活病毒”进阶为“生态友好”,这场风暴不仅重塑了消毒剂产业格局,更标志着中国养殖业从被动防疫向主动构建生物安全生态的性跨越。
高效安全成研发方向
  业内有观点认为,2019年-2021年,猪场消毒重在降低环境、物品、场地、人员载毒量。2021年-2024年,精准、有效消毒成为业内追求的目标。2025年消毒剂同时将保障人体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只有研发出高效且安全的消毒剂,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员工抵触和健康风险问题。
  根据新牧网调研,20%的猪场倾向于现场消毒后不存在病毒核酸;17%的猪场选择现场消毒后不存在活病毒;12%的猪场认为现场消毒后病毒载量减少即可;8%的猪场相信通过实验室评估消毒剂抑制病毒生长即可;12%的猪场需要消毒剂在实验室评估中完全杀死所有病毒;11%的猪场需要消毒剂在实验室评估中完全破坏病毒核酸。
  由此可见,在消毒剂产品研发方面,行业着重追求的是消毒效果、快速消毒以及裂解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功能。
  笔者从多个猪场了解到,人员检测、车辆中转、物资配送已成为猪场寻求消毒降本空间的主要环节。
  人员检测方面,此前猪场人员进场均为先洗澡后检测,现在人员在进入隔离舍之前,都要求先采样,检测结果合格后,才会进行洗消。业内人士认为,将人员检测前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毒费用。车辆中转方面,过去猪场所有的内部车都需要中转,卖前卖后各洗消一次是常态,消毒次数较多。如今很多猪企通过改进设施,在卖猪通道口就能完成洗消烘,并进行装猪,避免来回消毒。
  物资配送尤其是蔬菜运输上,诸多企业已在猪场内部设置开心农场,实现蔬菜自给,减少了这一环节上消毒剂的使用量。而非瘟期间,所有蔬菜都需要通过外部配送,进入到猪场内部需要用过硫酸氢钾或柠檬酸进行消毒,保存时间也不长。
  当然,尽管当前消毒程序相对非瘟前更成熟、完善也更精准,但仍有很多问题待解决。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惠文建议,猪场要选择口碑好的消毒产品品牌,并送有资质单位检测有效成份,操作要标准化、可视化。此外,张惠文提到,消毒效果评估、消毒剂对设备损坏和对员工健康的危害是消毒过程中可优化的环节。
企业消毒剂产品显著增多
  在非瘟常态化背景下,业内为抵抗非瘟病毒加大了过硫类、氯制剂产品的使用比例。“消毒剂使用品种没变化,过硫、氯制剂使用比例增加了,主要考虑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有效性。”张惠文认为。
  过硫酸氢钾消毒剂,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消毒剂单品之一。据新牧网此前对企业的市场调研,非瘟暴发后,各大企业消毒剂产品均显著增多。多数企业以过硫酸氢钾、醛类为主要产品,包括二氯异氰脲酸钠在内的氯制剂成为企业布局的新宠,碘制剂的使用则逐渐减少。2024年市场企业中使用过硫酸氢钾的猪场占比75.4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黄良宗认为,过硫酸氢钾对非洲猪瘟病毒、圆环病毒等具有较好的消毒作用,但对近年来多发的增生性肠炎、猪丹毒等细菌的消毒效果不太理想,复合醛类产品由于对病毒、细菌等广谱高效,得到广泛使用。另外,氯制剂降解非瘟病毒核酸和成本低的优势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
定制化消毒崭露头角
  近年来行业逐渐认识到生物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消毒剂产品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的使用也更加理性和科学,消毒剂产品选用上更看重安全、广谱和高效。
  “产品质量受到行业高度重视,此外,消费者对养殖场使用的消毒剂要求更加严格,对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黄良宗表示,消毒剂领域的发展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可持续消毒解决方案,对消毒液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关注度增加;二是数字化与自动化生产,智能监测、数据分析和自动控制将优化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资源利用;三是个性化和专业化需求,市场对不同领域和特定场景的消毒需求逐渐凸显,个性化、定制化的消毒方案将崭露头角。
  山东能洁动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席鹏飞介绍,该公司目前形成“消毒系列+清洁系列+功能系列”三位一体产品体系,覆盖全场景卫生安全需求。他认为,市场对优质消毒剂、生物安全方案、清洁卫生方案的需求度会继续提高,目前中国消毒剂产业还较为分散,未来5-10年将涌现一批优秀的消毒剂企业。
□刘祖凤 高勇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