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发展苹果蕉种植 高州香蕉重焕新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5月22日版次:09
  香蕉是高州三大水果之一,高州有400多年香蕉种植历史。近年来,受到香蕉枯萎病的影响,高州香蕉种植面积缩小。如何走出困境,促进香蕉产业健康发展?通过不断探索,茂名高州市发展适合远距离运输、长时间保存的特色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一棵香蕉苗开启致富路
  “高州香蕉种植历史悠久,产业链完备。抓住香蕉产业园建设的契机,我们将积极引进各类特色蕉品种,促进香蕉产业多样化发展。”高州市香蕉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石生源公司(下称“石生源公司”)董事长黄全说道。
  2000年,黄全夫妻在高州租了一间小小的生产车间,开始家庭作坊式的香蕉育苗生涯。“那时候感觉市场需求很大,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香蕉。”黄全的妻子窦敏回忆起创业的点点滴滴,会心一笑。
  尝试香蕉育苗后,黄全持续补种,香蕉育苗基地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目前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组培中心、3000多平方米的炼苗大棚、1000多亩香蕉种植基地。“我们还带动山美街道办100多户村民就业,他们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黄全说。
  在高州,像石生源公司一样坚持香蕉苗培育的企业还有很多,广东亿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亿通农业公司)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每年培育的香蕉苗大概有1500万株,产品远销国内外,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也销往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亿通农业公司董事长关锋说。
  亿通农业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技术培训、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进行经营,目前已带动农户1340户就业,带动农户增收947.56万元,平均每户增收7071.34元。
  高州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高州市是广东省主要香蕉种植区,种植面积达24.61万亩,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14.74%,总产量达102.89万吨。高州市香蕉产业园是高州市主要香蕉种植区,种植面积达7.82万亩,总产量达41.93万吨,实现香蕉一产产值15.12亿元,香蕉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35.02亿元。
发展新品种破解大难题
  香蕉树可以成为“致富树”,但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是为何?
  首要因素是香蕉枯萎病的蔓延以及产地行情频繁波动,产业发展受挫,香蕉面积大幅下降。拐点发生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物流不畅、边境关闭、人工缺乏、需求疲软……给香蕉产业从业人员当头一棒。一方面受香蕉枯萎病影响,农户种植意愿逐渐趋于平淡,种植面积也进一步缩小;另一方面,除柬埔寨以外,东南亚香蕉投资的势头不再火热,国内国际香蕉供应锐减。
  如今,市场逐渐恢复,特色蕉成为满足增量需求的一个突破口。
  苹果蕉胖嘟嘟、圆鼓鼓,外观可爱,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带着淡淡的苹果香,口感丰富。这是许多人第一次吃到苹果蕉的第一印象。走进广东盖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州乐山基地,一串串高挂枝头的苹果蕉外形饱满,工人们正忙碌地砍蕉、分拣、包装,这批苹果蕉将销往全国各地。
  市场信息反馈显示,苹果蕉一代苗的田头价一般在4.5元/斤以上,亩产值可超2.5万元;二代苗因蕉条稍瘦一些,价格约3.9元/斤,亩产值约2万元。
  气候温暖的高州是苹果蕉主要产地。近年来,高州苹果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愈加专业,产量和质量都有不小的提升。
  随着全国各地消费市场对苹果蕉的需求不断扩大,经过线上线下不断推广,苹果蕉一跃跻身网红水果的队伍,高州苹果蕉销售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苹果蕉只需八成熟就可以开始采摘,然后打包装箱,无须经过任何催熟加工。”广东盖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鹏说。
  由于苹果蕉适合远距离运输与长时间保存,十分适合电商销售,可以说是扛起了特色蕉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旗。
  近年来,高州市通过建立基地、市场、电商、平台、物流紧密连接的多层次流通体系,拓宽香蕉等大宗水果的营销渠道,通过全流程监控板块,实现溯源、实时监控数量以及主消费地的流向,使更新鲜、优质的产品能快速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此外,创建智慧物流快线,无缝链接城、镇、乡、村,有效地实现了货物专线运输智慧化、自动化。  □南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