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7名贫困的白内障老人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免费接受手术,成功复明,告别黑暗,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次光明,于同一日一起康复出院。据悉,该项白内障免费手术复明活动由高州市残联和该院共同开展,目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解决患者因经济困难而看不起病的实际问题,截止11月9日,已使57名老人受益。目前,该活动仍在进行中。 这次康复出院的7名老人都是高州市谢鸡镇人,为3男4女,年龄最小的也有75岁,最高龄的达85岁。老人们视力下降持续的时间都有1年至3年不等,病情轻的为眼前50厘米外伸手不见5指,病情重的连爱人在身边也看不清、只能辨声,但因家境贫困而一直未能手术。 11月1日,在高州市残联的帮助下,由高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李德全副主任主刀,老人们得以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治疗。11月2日,老人们复查术后视力,平均视力恢复到0.3,最高的达到0.9,迎来了光明的好日子。 来自谢鸡镇文村上文村75岁的袁伟才,眼睛发病3年严重损害了视力,睡前看不清床在哪里,常常把摸到的桌子、凳子当成床。更严重的是,连老伴在身边时,他也认不清,只能通过手摸、辨声来认老伴,因而常常闹出认错“老婆”的笑话。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后的第二天,他高兴地对老伴说:“三年来不知你的模样变化,现在终于能看清楚了,真是感谢国家的政策好、医院的技术好。”同镇的木砖村委会82岁的谢胜槐,眼睛“蒙查查”1年了,术前检查视力只有0.02。经过该院手术后,视力成功恢复到0.9,眼前人物看得清清楚楚。他拿起当天一份报纸,数着版面上字号为5号的正文,一个字又一字,一连10个字,清楚准确。他显得非常激动,说:“之前我‘眼盲’了,却因为家穷,以为只能一直‘盲’下去。现在好了,我们的政府帮忙穷人,让我重见光明。” 据了解,高州市人民医院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关照社会的弱势群体和贫困病人,经常开展“送光明行动”等慈善公益活动。而该院眼科凭借着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了1.9毫米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记忆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玻璃体切割治疗未成熟视网膜症等高难度手术的经验,以厚实的技术力量为患者带来了光明。“如今我院和残联共同开展白内障免费手术复明活动正在进行中,更多的老年患者因此得以一同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也是我院花小钱治大病、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宗旨体现。”该院院长钟焕清如是说。 (林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