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生的黄新福小时候家里很穷,根本没钱订报纸,但其父很喜欢看报纸,因此,总会想方设法从别处弄到一份过期的《南方日报农村版》,所以,黄新福自会认字起便跟着父亲看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进
1963年1月1日,《南方日报农村版》面世。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上寨村委会黄沙桥组8号的黄新福也恰在那天出生,可谓《南方农村报》的有缘人。 农村出生的黄新福小时候家里很穷,根本没钱订报纸,但其父很喜欢看报纸,因此,总会想方设法从别处弄到一份过期的《南方日报农村版》,所以,黄新福自会认字起便跟着父亲看《南方农村报》,“那时感觉这份报纸讲的都是农民的事情,身边的事,很贴近我们的生活。”黄新福回忆道。 1978年初中毕业后,黄新福在家种了两年田,此时的他对知识十分渴求,到处借书看,“《一代风流》、《红岩》等小说就是那个时候看完的。” 1980年2月,《南方日报农村版》更名《广东农民报》进行复刊,黄新福也来到了上寨村委会集体水电站——黄沙桥水电站工作。 水电站的工作就是每天八小时守着发电机,实在无聊。黄新福便从自己每个月30多元的工资中抽出5元左右来订阅报刊杂志,一来可以学点知识,二来可以打发时间,他特意选了《广东农民报》,“那时《广东农民报》的版面很少,又有很多空闲时间,因此报纸里的每个字都会看完。”黄新福咧咧嘴笑着说。 1994年1月,《广东农民报》更名为《南方农村报》。而就在此时,黄新福也离开了黄沙桥水电站,他买了辆拖拉机帮人拉建筑材料,主要跑从仁化到韶关这段路,“单程需要近6个小时,一个来回一天就没了,工作太忙。” 因此,1994年至1996年的两年里黄新福没有订阅任何报刊,但他的心里始终没有放下《南方农村报》。 1996年,黄新福选择在家种田还顺便经营着一家小百货店,如此一来,他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于是,黄新福便到邮局订阅了一份《南方农村报》,这段时间他最中意看种养殖技术方面的内容。 2001年,黄新福被选为民兵营长,管村委会治安,2004年又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尽管村委会也订阅了《南方农村报》,但黄新福没有因此而中断订阅《南方农村报》,因为他还会收藏一些报纸中自己特别喜欢的报道,“自己订了方便些,反正钱也不多。” 自当上村干部后,他就把关注的内容转移到了时事和头版上,因为黄新福认为时事里很多与农村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值得村干部学习和运用;头版中大量的案例报道与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很像,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如果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的报道,黄新福会很关注。2009年5月的一篇《村民抗议镇政府失信,12年拒交电费》的报道在黄新福脑海中印象最深,“那是报道我们城口镇的事情,离我这么近,而且还配了一幅如蜘蛛网一般电线的图片,很难忘。” 自女儿嫁到陆河后,黄新福开始有意无意地关心《南方农村报》中与陆河有关的报道,因此,像《村民多次举报黑砖厂,政府称管不了》、《广东陆河县水唇镇征地建学校,竣工成别墅》等报道,他都记忆犹新。除此,像《省道改造立项13年领导剪彩三次未见动工》、关于温氏集团与农户签订协议的系列报道等重大报道,他也如数家珍。 如今,黄新福将儿子也拉入了《南方农村报》的读者行列,只不过两者关心的内容不同,儿子更关心种养殖方面的信息,因为去年从外地打工回家的儿子想在家种柑桔,“我从《南方农村报》里边摘抄了很多关于种植柑桔的信息和资料。”黄新福的儿子如此说。 谈到对《南方农村报》的期望,黄新福表示,如果《南方农村报》能扩大版面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则更好,但他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扩版涨价就不能让更多农村读者订得起报纸,“我是不在乎价钱,但农村里很多人还不是很富裕,他们很在乎价钱。” 黄新福还说,据他了解,很多做生意的老板为了了解农民的需求而订阅《南方农村报》,因此,多点报道百姓身边的致富经验和创新做法的真实案例也许会让更多农民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