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手记 我是梅县东山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作为一名新代表,原本以为跟领导和“精英”们在一起开会会有些压力,但随着会议的逐渐深入,这种忐忑的心情也已慢慢消失。 刚开始进行小组讨论时,老代表们都是抢唛发言。我则老想躲在别人后面“溜边”,担心说不好。可现在,我已经学会主动发言,所谈的内容也经常得到别人的肯定,这让我感到很开心。 对于我来说,此次参会,已经迈出了两步:一是开口发言,二是主动发言。 讨论中,我发现,无论是基层代表,还是高层领导,都很关注民生,尤其是“三农”方面的问题。大家都在想办法、出主意。 来京之前,我准备在会议期间写一份要求在农村学校配备安全校车的建议。 到北京后,我和广东团的代表们在饭前会后讨论,发现许多来自基层的代表都比较关注这一问题。随后,我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完善了建议。 广东代表历来有“敢言”传统,所提建议都很有针对性。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也要为老百姓做点事,为山区的教师、孩子们说点话。 □全国人大代表 李杏玲 口述 南方农村报特派北京记者 叶香玲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