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高勇红
3月31日国内首次发现人感染甲型H7N9流感病例,随后上海批发市场鸽、鸡被检测出病原体,江浙皖几大活禽交易市场关闭、全国范围内家禽滞销。鉴于当前H7N9流感对家禽行业造成的严重影响,所有生产企业均受到沉重打击,形势严峻。4月10日,广东省家禽协会牵头召开家禽行业形势分析会,商议应对之策。广东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家禽业协会有关领导,以及15家大型家禽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政府应防疫、保禽“双管齐下”,一方面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另一方面让家禽供应与消费保持正常,并对家禽生产企业进行适当的扶持,帮助其度过难关。 广东禽业日亏损5亿元 受禽流感影响,广东家禽业损失惨重。 据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总经理陈志强介绍,温氏集团日均销售鸡260多万只,鸭4万多只,按现在1.8-2元/斤的市场价格,亏损超过10元/只,合计每天损失2000万元以上。 “现在鸭苗降到了3毛都卖不完。”南海市第二种鸭场董事长冯杰荣补充道,山东、江苏一带很多养殖户把鸭苗倒掉,“鸭苗虽然暂时未受到禁运,但是海南市场被禁运,公司唯有重点发展云贵市场。” 据悉,蛋鸡行业还没有运输管制现象,但是江苏、浙江、东北一带鸡蛋大量积压,其中东北地区鸡蛋报价2.7-2.8元/斤,远低于3.6元/斤的养殖成本。唯一的利好消息是4月9日,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目前鸡蛋等禽蛋食品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养鸽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晟介绍说,4月6日前后,广东肉鸽价格平均下降2-3元/只,养殖户补苗停滞。据了解,广东养鸽数量占全国一半,年出栏量2.4-2.5亿只,包括1200多万对种鸽。李正晟建议,把小鸽处理掉、大肉鸽入冷库,种鸽企业由国家贷款贴息,“种鸽产业投资很大,每一万对要投资200万元,希望银行不要在这时急着收回贷款。” 广西家禽业也受到重创。据广西玉林家禽行业会长庞宏志反映,玉林家禽协会正常日销售肉鸡60多万只,4月10日已降至10万只以下,另外有500多万羽鸡苗滞销。“一些养户甚至拿鸡苗喂鱼去了。” 据统计,2012年广东省年出栏鸡7.89亿只,鸭2.16亿只,鸽0.60亿只。突如其来的H7N9流感风波在极短时间内重创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家禽养殖业。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所长舒鼎铭粗略估计,目前,广东家禽业每天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5个亿。 防病保禽需要政府扶持 为应对禽流感的影响,“企业要迅速压缩规模,降低能耗。”据介绍,温氏集团已削减15%以上存栏量,江浙皖分公司减产50%。为了进一步降低损耗,大批5-50日龄肉鸡通过环保发电厂焚烧处理,再按照日龄、合同规定补偿养殖户。陈志强认为,“甲型H7N9流感”市场风波至少持续两个月,企业要做好最坏打算,一方面迅速减产,另一方面加大向云贵市场销售,“粤鸡西卖”。 佛山市新广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尚根认为,当下的禁运政策如果控制不当,养殖户禽苗乱倒,反而会衍生其它环境、防疫与市场问题。“4-7月是各地父母代补苗高峰期,一旦禁运滞销会影响后续3个月的商品鸡存栏,届时市场会剧烈波动。”梁尚根认为,政府严格控制疫情没有错,但如果种苗运输停滞,将严重影响后续生产。 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总裁张莹表示,龙头企业应立即最大限度利用公司的屠宰厂资源,将大部分未能上市的肉鸡实施屠宰,并迅速扩大公司屠宰厂的生产能力和冻库的储存能力,尽最大努力按时回收与农户家庭农场合作养殖的家禽,避免合作农户的养殖损失。 广东省家禽业协会会长肖智远建议,政府应该对龙头骨干养殖企业进行贴息贷款,保证资金流;其次不轻易封锁家禽运输;第三希望政府出资购买冷库,无偿供给企业使用。“问题是库存容量可能无法消化这么多鸡”,庞宏志补充说,玉林冷库肉储量不足10万只冻禽,远远解决不了60多万的日销售量。 广东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罗道栩在会上表示,各骨干企业要以最快速度统计损失,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发送至广东省农业厅(传真:020-37288291),省农业厅将其汇总上报国家农业部和国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