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0版:乡村医生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到社区医院推广经方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4月11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张磊


  经方,特指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中传下来的方子,具有配伍严谨、药味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特点。但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医师中,真正使用经方者却寥寥无几。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说,经方的诊病思维是强调方证对应:药之组合即为方,症状之组合即为证,两者相对即为方证相应。也就是说,经方的诊病思维是从一系列症状入手,患者有什么样的表征,就用什么样的方子。这种强调一一对应的思维模式使得经方的配伍十分严谨,达到了很高的量化水平。
  比如,桂枝汤是治疗感冒、汗多怕风的方子,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如果把芍药由原来的3两增加到6两,就成了治疗腹痛的方子;如果加葛根就成了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汗多怕风,同时颈部发僵的病证。
  既然经方如此简便,为何用的人却越来越少?“这是因为经方的用药特点和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冲突。”黄煌说,除去重复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的方子加起来一共178个,共使用药物151味,药物7味以下的方子接近90%,5味以下的占总数的70%,都是小方子,用的是平常的草药,每副也就十几元。
  “现在很多中医院都是靠多开药来维持生计,医生自身的劳动价值没能得到体现。因此,如果严格按着经方的要求开,恐怕很多医院都会入不敷出。”黄煌说,“医改中,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事服务费,就是很好的探索,但力度还需要加强。”
  如何将经方的优势发挥出来,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经方带来的益处呢?社区医院成了突破口。
  近日,北京一些地方开展了“中医经方进社区”活动,希望以此推广经方。“经方疗效好,简便易学,价格又便宜,完全可以应对老百姓的常见病,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活动负责人介绍,项目启动后,两年内将以集中培训结合网络答疑、临床实践等形式,对社区中医师分批进行为期3个月的经方应用培训。         □张磊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