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陈芳
名医诊室外,等候张万岱的多是远道寻来的患者。“我母亲胃痛了10多年,张教授才用一个星期就给把病根给拔了,半年没再犯,真是太神了!”一位男士求医者说道。 83岁高龄的张万岱,在许多病人眼中,是擅治脾胃病的神医,特别是对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往往屡治屡验。其研发的成药“三九胃泰”,有着“胃药之王”的美誉,25年来一直深受胃病患者的青睐。 “其实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中医,严格来说应是中西医结合的专家。”张万岱如此定义自己。他的治病理念是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中西互参,扬长避短。 治胃理念◥> 中西医优势互补 经60余年的临床摸索,张万岱坚信,在胃病治疗上,中西医结合绝对优于单一疗法,可以实现疗效的最大化。 张万岱介绍,从中医的思维来说,胃病患者辨为胃阴不足的,治则以健脾养阴为主,但是如果能结合西医的辨病,考虑到胃内有充血、水肿、糜烂,是一种炎性病变,思维就开阔些,会想到酌加清热解毒药,这就比单纯的中医辨证要好一些;反过来说,西医认为的胃病,治疗上一般予保护粘膜、消炎、抑制胃酸,却想不到疾病本身是一种功能性改变,可以用补养的方法,而这恰恰是中医的优势。 “这就是借鉴西医理论,中药治疗。同样地,中医理论也可以指导西药治疗。”在张万岱看来,每位胃病的患者都可实现经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合参,以此立定更为全面的治则,实现个体化治疗。这一套思维方法,贯穿在张万岱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并集中体现在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两个病种的诊疗上,同时经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的研讨,载入全国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特色治疗◥> 中西医结合根除Hp 对大多数老胃病患者来说,常有这样的体会:胃病拖了许多年,时好时坏,看了不少医生,就是没能断根。就这些患者胃病反复不愈的苦恼,张万岱指出了根除Hp(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 早年,张万岱曾做过调研,“我国有约60%的人携带Hp,个别地区更高达80%,广东属于高发区。”他指出,Hp携带者不一定会发病,但有症状的胃病患者,同时明确有Hp感染的,如果不根除Hp,胃病就极易演化成慢性,难以根治。尤其是胃溃疡的患者,存在Hp长期感染的因素,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以前提出‘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现在改为‘没有Hp就没有溃疡’。”张万岱说,很多时候,当患者根除了Hp,溃疡也很快得到了控制,甚至实现彻底治愈。 按照临床诊疗指南,根除Hp的方案目前多采用四联疗法,即一种质子泵剂配合两种抗生素(PPI三联疗法)再加一个铋剂。在此基础上,张万岱进行了创新,他将四联药物中的铋剂换成一味中成药,譬如荆花胃康胶丸、养胃舒等。予根除Hp疗法2周后,张万岱便撤掉抗生素,予中医辨证论治,嘱患者间隔4周后再行复查。临床研究表明,这种中西结合的方案对Hp的根除率达到了90%以上,还能减少纯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 “看病要规范,不能见好就收。”张万岱提醒慢性胃病患者,在根除Hp的同时,还得兼顾修复胃粘膜,至少要6-8周才能见效。“但是,不能说没有症状就松懈了,起码要再巩固治疗2个月,才能取得比较彻底的疗效。” 养胃秘诀◥> 平和乐观的心态 张万岱认为,消化系疾病的发生,不仅是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精神因素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大脑皮质与内脏植物神经是相联系的,紧张、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经神经反馈,会促进胃酸分泌,而过多的胃酸,对胃粘膜首先已经是一种慢性损伤。” 因此,在指导胃病患者调护时,张万岱并没有在饮食上作过多的限制,“没有绝对不能吃的,只要本人适应,觉得吃了舒服,不需要刻意忌口,只要戒烟酒,慎酸辣。”然而,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胃病,张万岱反复强调“心情应保持乐观、舒畅、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