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万物生长之本在于水,肥料也一样。在实际操作中,有经验的农户都知道肥料施用到土壤中,必须溶于水才能更快被作物吸收,促进其生长。因此,随着近年来水肥一体化应用在我国方兴未艾,越来越多优质的液体肥、冲施肥、水溶肥受到农民欢迎,其中液体肥料的发展前景最被业界看好。 液体肥料又称流体肥料,俗称液肥,是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液体产品,这些营养元素作为溶质溶解在水中成为溶液,或借助悬浮剂的作用悬浮于水中成为悬浮液,大致可以分为液体氮肥和液体复混肥料两大类。液体肥料可以根据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需求特点来设计肥料配方,并且可以随时根据作物不同长势对肥料配方作出调整。多项研究表明,科学的液体配方肥可显著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通常比常规固体复合肥料提高50%以上。 在国外,液体肥料的探索发展始于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并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据悉,目前美国有液体肥料工厂2800多家,化肥使用50%以上为液体肥料。而在以色列,此数据则高达90%。反观国内,尽管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在北京、河北等地进行了液氨直接施肥试验,但与液体肥料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的状况相比,其在我国的使用比例还不足1%,同时在技术和规模上都要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何我国液体肥料起步早却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传统的种植习惯、机械化水平落后等因素。首先,机械化水平低是制约液体肥料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传统耕作模式中,中国农民施肥都是通过人工撒施或是穴施,在此前提下,传统肥料多以粒状的固体复合肥为主;其次,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种植习惯是将灌溉和施肥分开进行,农民多先施肥,再用人工淋水,促其溶解。 然而,在人工成本飙涨及化肥利用率低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农民的用肥习惯必须改变。“液体肥料有将肥水科学结合,达到作物快速吸收的特点,能大大减少劳动成本。”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承林认为,液体肥料相比固体肥料更为便捷、高效,以前要将一包包肥料搬运到田间,然后人工撒施,费时费力,但通过简易管道系统使用液体肥料后,施肥会变得很便捷,人工成本也低,还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施肥,既节肥又高效。 此外,针对现在作物普遍缺乏中微量元素的问题,液体肥料在生产中比固体肥料更容易加入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因为微量元素需要的量很少,在固体肥中很难混匀,并且微量元素的加入很容易引起吸潮。但这在液体肥料中却能轻松解决。 液体肥料具有诸多的优势,但在张承林看来,其最独特的竞争力还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上的强势表现。由于液体肥料中的养分粒子直接溶解在水中,因此当液体肥料稀释到一定浓度施入土壤中,养分粒子就会直接随水移到根部,从而被根部直接吸收,比固体肥料更快。另外,由于液体肥料施入土壤后就会渗透到土壤中,在土壤表面看不到肥料,所以其不会存在像固体肥料被雨水冲刷或是挥发损失等问题。统计研究表明,液体肥料的利用率是固体肥料的2-3倍。 □刘虹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