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5版:摩托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珠海10月1日起开放摩托上牌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15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在金湾区、斗门区开牌●每户可登记1辆,农业户口人数5人以上(含5人),经核准,可增1辆●摩托车所有人必须持有驾驶证●集体户口原则上不予登记,非本地户籍人员不予登记●排量须在125cc以下,三轮摩托车不予登记

  珠海民众十年对摩托牌照的渴望,今朝终照进现实。
  《珠海市金湾区、斗门区行政区域范围内摩托车注册登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发布。10月1日起,金湾区、斗门区将对本地户籍人口以户为单位,限量注册登记上牌。
  20年来,一刀切的禁牌致使无牌、无证车辆的增多,而高强度的执法又引发暴力抗法,激发社会矛盾。
  禁摩政策与薄弱的公共交通系统助推的摩托需求的缠斗的背后,是各股力量的博弈。
  敢为人先的特区对摩托车管理方式的转变,是否能为其他城市带来借鉴的意义。为城市的摩托车管理带来新思路。
  推手◥>
代表委员呼吁开牌

  20年来,珠海一刀切禁牌政策致使无牌、无证车辆的增多,而高强度的执法又引发暴力抗法,激发社会矛盾。
  2003年,金湾区第一届政协会上,委员们呼吁放宽“禁摩令”。金湾区第二届政协会议上,收到8件交通类提案,4件都指向了“禁摩令”。
  金湾区政协委员彭海燕在第二届政协会议上提交了一份《无牌无证摩托车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应加强监管》的提案,对因实施“禁摩令”,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表示忧虑。
  随后,珠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要求对西区(含斗门、金湾)摩托上牌区别对待,并有条件地准许西区摩托上牌。
  管理部门内部也不乏对西区禁摩的反对者。交警部门一位人士指出,由于公交车线路不如市区完善、公交班次较为稀少,不少居民在搭不上公交车的情况下,只能被动选择搭乘“摩的”。
  金湾某镇综治大队相关负责人称,西区居民有用车的现实需要,很多人买了摩托。有关部门想管理,但遍地都是无牌摩托车,根本管不过来。
进展◥>
城乡结合部需求旺盛

  据交警部门统计,珠海西区非法上路的摩托已经超过了7万辆,而挂有本地牌照,合法上路的摩托已不足3万辆。
  自2003年以来,关于西区摩托放牌的消息盛传不断,但管理部门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
  同时,无牌无证摩托的增多,继续对交通管理发难。据统计,2009年,金湾区(含高栏港经济区)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5人,其中就有8人死于与摩托车有关的交通事故,超过总死亡人数的一半。
  曙光出现在2011年。当年10月1日,修订实施的《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金湾区、斗门区行政区域范围内根据生产生活需要严格控制核发摩托车号牌,并可通过设立摩托车禁行路段、时间等措施保障交通安全。这为今后西区的放牌,敞开了政策的大门。
  2012年初,珠海市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制定松绑方案。
  3月19日,政策的口子首先在特殊行业打开。珠海《快递业摩托车登记管理办法》出台,准许快递行业结合自身发展有限度购买、使用两轮摩托车,以取代违法电单车。
  8月8日,《办法》正式出台,西区再度放牌。
启示◥>
胜利源于各方的坚持

  回顾珠海禁摩的历史,不难发现其是中国183个禁限摩城市的一个缩影。1993年首先停牌,打响禁摩的第一枪;1998年,动用特区立法权,将禁摩写入条例;2000年至2002年期间,珠海西区曾短时间放牌。
  时隔10年后的再次放牌,让合法的需求回归常态。仔细考究,10年里,车主、商家、人大政协代表、基层管理者、媒体各方力量坚持推动放牌,最终推动政策落地。
  这是珠海模式。
  已实施禁摩政策超10年的广州,在番禺等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仍能看到摩托车的身影。而在南沙,为了应对本地无牌摩托泛滥所带来的管理难题,当地警察甚至用上了二维码的新技术。
  需求催生购买,一味的禁只会引发更大的乱。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曾呼吁,城市管理者应整合城市各种合法的交通工具,将摩托车纳入到城市的交通体系中,摩托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解决禁限摩的问题需要全方位的思考,更需要政府的观念转变。
  敢为人先的特区对摩托车管理方式的转变,是否能为其他城市带来借鉴的意义。为缓解交通压力,降低执法阻力带来新的管理思路。
  政策推动中各方力量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否也能为反禁摩者带来启示。
■对话交警
外地户籍 不予上牌
  就珠海即将施行的《珠海市金湾区、斗门区行政区域范围内摩托车注册登记实施办法》,南方农村报记者(下简称南农)采访了珠海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政策要点。
  南农:为什么外地人不能入户?
  交警:我们这个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本地人,是满足本地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目前暂不考虑对外地人开放。而且外地人口流动性大,如果允许他们上牌,到时候管理起来,更加麻烦。搞不好的话最后或许还适得其反。
  南农:据了解,农村群体购买摩托车主要是在生产上有需求,需要拉重货,为什么125CC以上的摩托车不能入户?
  交警:125CC的排量已经可以满足的,而且我们并不希望用户都超重上路。另外也考虑到交通安全因素,还有贯彻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南农:外地人能通过二手车交易的方式,间接获得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吗?
  交警:不行,外地户籍本身就没有这个资质,本地牌照的车无法过户到他的名下。
  南农:一户只能一台摩托车,超过5个人只能两台,这会不会太少了?
  交警:目前,我们在解决本地居民生产生活基本出行需求的同时,又要控制上牌总量。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