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作为现代农业的四大新型主体,与合作社相比,家庭农场的首要目标还是要解决农村家庭的收入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赖作卿如此阐述他心目中的家庭农场。在“2013年中国农民合作社讲习所(畜牧类)第一期”培训会上,家庭农场的合适规模成为与会专家和合作社理事长们关注的焦点。 农村更需家庭农场 赖作卿介绍,广东省的家庭农场登记注册办法尚未出台,但梅州等地已经有地方允许家庭农场注册。梅县桃尧九丰家庭农场老板饶小丰就是广东省家庭农场的尝鲜者之一。在他看来,政府理应加大推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力度,分田到户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千家万户小田块传统单一的“自耕农”生产模式显然经受不了现代市场的考验。 饶小丰介绍,据他对周边农村的调查,现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需要调整劳力结构。如今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留守村民只占全村总人口20%左右。以1000人村计算,留守约为200村民,而200人中有40%(约80人)不是农民或不能继续当农民,他们鳏寡孤独、非老即小,劳动能力有限;而50%(约100人)留守村民中,基本是中年人(在农村的青年愿意做农业的已很稀少),由于他们经济压力较重,为生计往往耕田务工两不误,以打工来赚取生活费,耕种只为家庭的粮食所需;只有10%(约20人)有胆识的农民才有可能超额生产,成为市场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这也就意味着20个超耕农要承担900个人的粮食生产。 从表格可以看出,每个超耕农每年要种7.75亩稻田、种4.3亩菜地、养24条大猪才能勉强满足900人的农产品需求。即规模家庭农场的适宜度种植面积为34亩/家,养殖量(以大猪计)为70条猪/家。 控制规模提升自动化程度 赖作卿强调,家庭农场的规模必须以满足农户家庭收入为基础。以温氏为例,从多年前的“公司+农户”模式过渡到现在的“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根本原因在于要实现农户收入倍增计划。 温氏集团最初的“公司+农户”模式养鸡,准入门槛为每个农户一批养1000只鸡,大约60天出栏,一年养6批,以每只鸡赚1.5元计算,一年能赚1.5×1000×6=9000元,加上一些补贴,一年收入刚过万元,十年前还算一个可以的收入,可放在现在,就根本没法维持一个家庭一年的开支。去珠三角打工一个月工资3000元,纯收入也能有1500元,远远超过养鸡,必然导致没人愿意再养鸡。 现在的“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准入门槛已经提高到每个农户一批养1.5万只鸡,这意味一年的收入达到1.5×15000×6=135000元,基本可以保住一个家庭在农村体面的生活。 但温氏对养鸡户也是有规定的: 1、鸡舍面积应为1500-3000平方米之间,最低要求为1200平方米。 2、标准现代家庭农场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不鼓励老板式的农场。农场主一定要参与养鸡生产过程,如个别农场家庭劳动力不足,聘请临时工人不超过2个。 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自动化来达到这个目标。从赖作卿调研的示范户温志开的情况可见转型升级的效果。没有自动化,只能养5000只鸡,还是夫妻两人一起养。现在用物联网管理鸡舍,可以养1.5万只鸡,一个人在手机上按按键就能够完成。手机带在身边,没时间回来时,用手机就能了解鸡舍情况,下雨了,一按键就可以把防雨窗帘降下来。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自动投料、调节风扇降温、晚上开灯。按照1.5万羽/批的规模,养户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政府贴息解决土地问题 饶小丰认为要完成家庭农场需要达到的种养量,靠传统种养方法是无法实现的(尤其是山区),也是难获利益的。唯有提升种养科技水平,提高现代操作程度(普及标准化生产操作),才能保证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利润,最少要保障农业劳动力报酬不低于城市中等收入水平,而这些方面没有国家的配套政策支持是不行的。 赖作卿则认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首先要找准各种主体的特性,才能找准扶持的环节。首先要分类,如果是养殖业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可能需要栏舍的建设补贴,种植的则可能需要土地流转上的支持。 他指出,家庭农场具备管理成本小、经营过程中的激励和约束十分有效的优势,通过示范户的带动,养殖户具有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的信心。在赖作卿调查的示范户中,他们建设栏舍的用地基本是从村集体土地中长期租赁过来的,现在从农户手中租地难度大、成本高,鸡舍和猪栏建设的单位成本分别是700元/平方米和1000元/平方米,户均投资100万元。制约的因素主要是设备投入的资金和栏舍建设的用地。 赖作卿建议,对“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发展过程中的投入资金问题,需要金融部门通过信用评估,扩大对具有良好业绩和社会责任的“公司”授信,确保支持“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实现银企双赢。 而“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使用问题,在确保农地农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政府贴息的方式,鼓励农户种养结合、土地整理、设施投资、扩大规模来解决,使之成为具有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种养结合能切实保障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从而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养猪”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