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医生,病人来了,您是否按照程序填写就诊记录?开药时,您是否使用“小处方”且用药合理?输液时,您是否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整顿汇总分析报告,列出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常见病”,包括基础建设不达标、诊疗不规范、院感防控薄弱等,指出基层医疗机构还需加强医疗行为规范。 诊疗不规范 此次检查,暴露出基层医疗机构一些诊疗规章和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报告显示,部分机构存在门诊就诊记录缺少、处方质量不高等现象。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机构占总检查机构的12.89%,医疗废弃物管理不规范机构占11.25%,病历书写不规范机构占5.37%,消毒隔离制度未落实机构占4.64%。 基层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用药与诊断不符、抗菌药物选择不适宜、药物用法用量不符合说明书规定、联合用药指征掌握不当、激素使用不当等现象,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工作较薄弱。 院感防控弱 近年来,个别地方发生了村卫生站、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诊疗规范造成的感染事件。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相关人员表示,在集中整顿工作中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院感控制意识不强,院感控制法规、制度和标准执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其中,未建立、执行院感相关规定的机构占调查机构的2.9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未落实的占1.71%。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亟待规范,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手术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和清创室等重点部门。 检查还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工作操作人员接受培训少,多未取得特种设备上岗证。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但普遍使用不正确;较多的基层医疗机构未开展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有的机构虽已开展,但不能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索取、审核相关许可证明不齐全。 报告建议,应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意识,加强培训,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规范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健全并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器械的索证制度;完善手卫生设施配备,如皂液、手消毒剂、干水纸、洗手池。 缺医技人员 报告提出,基层医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医技人员严重短缺。部分医技人员存在无证执业、跨类别、跨专业和超范围执业等问题。 检查发现,部分地方只重视硬件建设,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设备设施完善,但人才队伍建设未能同步进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患者信任度低,就诊人员少,导致医疗资源利用效益低,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报告建议,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引进、培养、使用、留住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解决基层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专业结构欠合理,以及检验、影像、药剂等专业人员短缺、护理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等问题;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基本待遇。 □孙梦 ■数据 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底数。 经过清理整顿,统计出目前全国共有基层医疗机构数为858440个,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其中村卫生站548680个、乡镇卫生院32800个。本次调查发现的不合格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多达4万多个。 调查发现,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医技人员数量接近300万,具体为278800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