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8版:乡村医生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手足口病诊治要点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4年05月0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覃卫


■村医课堂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CoxA16、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设定为丙类传染病。夏秋季多见,5岁以下婴幼儿高发。患儿发病前无明显前驱症状,多以发热和手、足、口腔及臀部皮疹及溃疡为主要表现,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该病属于自限性,无合并症预后良好,一般5至7天自愈。以下主要以普通病例作讲解——
临床表现
  1.初期表现为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2.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起初为斑丘疹或水疱,周围见红晕,舌及两颊粘膜、唇齿侧均可发生;
  3.手足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瘢痕;
  4.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儿不一定全部出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EV71容易感染重症病例,下列指标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一)持续发热:体温(腋温)大于38.5℃,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手足口病。
  (四)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
  (五)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六)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采用利巴韦林、双黄连、鱼腥草、维生素B2等口服;
  3.外涂炉甘石洗剂;
  4.血常规WBC升高明显及CRP升高,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合用抗生素,以青霉素类或一代头孢为主;
  5.经验用药:金银花15g,野菊花15g,紫草15g,苦参10g,煮水外洗。
  □讲师:阳江市人民医院 儿二科主治医师 关则想
  整理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覃卫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