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分析高考改革的价值,不能只看表面,而必须分析其实质。业内期待的主流改革,是考试、招生分离,这也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高考改革总体思路。离开了考试、招生分离,在目前计划录取框架内的改革,其价值十分有限——学校和学生无法充分双向选择,尤其是学生的选择权没有任何增加。 2014年高考招生一批次录取仍在进行中。据财新记者了解,已有多所高校在提前批中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招录到满意的学生。这种录取方式打破了高考单一评价,成为业界期盼的高考改革主流,有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7月18日财新网)。 这种招生方式,可能成为自主招生高校改革的“主流”,但并非业内期盼的高考改革主流。这一改革,无法打破“一考定终身”。但是,还是有不少媒体认为,这一改革降低了高考分数的权重,因此也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积极尝试。不得不说,这种理解十分片面。我国近年来的高考改革,都力图打破“一考定终身”,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当年高考加分政策的推出,就是为打破“一考定终身”——在单一的分数评价外,增加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评价,推出了艺术特长、体育特长、学科特长、荣誉等加分。从表面上看,这降低了高考分数的权重。可众所周知,高考加分政策如今已经异化为加分教育和加分腐败。最近一段时间来,舆论一直呼吁取消高考加分、高考进行“裸考”,这种逻辑和降低高考成绩权重的逻辑不是完全矛盾吗? 2003年推出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也是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但试点改革12年来,舆论对自主招生的质疑却越来越强烈。按照高校自主招生的操作,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有的达当地一本线即可录取,录取分数比该校在当地的最高录取分最多可少100分。从录取来看,这降低了高考成绩权重,可为何却屡遭没有打破单一分数评价体系、增加学生负担、高校在利用自主招生抢生源和自主招生滋生腐败的质疑呢? 目前部分高校试点的“三位一体”招录,学校只会对达到一本投档线的学生,按照其高考成绩、大学面试考察、中学学业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再进行录取。在这样的录取操作中,高考分数的作用比自主招生还高,整个录取操作基本没变。这怎么就变得更有价值了? 分析高考改革的价值,不能只看表面,而必须分析其实质。业内期待的主流改革,是考试、招生分离,这也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高考改革总体思路。离开了考试、招生分离,在目前计划录取框架内的改革,其价值十分有限——学校和学生无法充分双向选择,尤其是学生的选择权没有任何增加。 我国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只有一个,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包括中学时的课程选择权、考试时的考试选择权、升学时的学校选择权和教育选择权,进大学后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权利。其中,扩大中学时的课程选择权,就是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扩大考试选择权,就是把考试从行政垄断转向社会化组织,大学自主招录,考生自愿选择;扩大学校选择权,就是考生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再选择大学,就是建立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机制,促进高校竞争。 学生的选择权是否增加,是评价教育改革价值的唯一标准。以此分析,目前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具有进步价值的地方是,把综合评价放在高考后进行,可为探索基于统一测试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积累经验。 笔者多年来一直呼吁,高校的自主招生可以放在高考后,大学自主提出考试成绩门槛,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大学结合考生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考察,独立评价录取;每个学生可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学校。 这一改革可从目前90所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做起,如果试点成功,就可逐渐增加高校。同时,要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推出全国性的基本学习能力测试,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基础性评价依据。如此,我国高考就会形成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全新格局。这既落实了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又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是真正的打破“一考定终身”。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