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邓思淼 通讯员 王海芳 林钊宇
近日,广东台山青年患者张先生因为下颌骨恶性肿瘤,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该科副主任李劲松教授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一款手术设计软件,术前在计算机上虚拟手术,设计肿瘤切除范围,并应用3D打印技术同步设计和制作手术截骨引导板和颌骨重建引导板,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右下颌骨切除术,同期取小腿腓骨精确重建下颌骨,术后患者面部外观和咬合功能非常理想,日前满意地出院了。 李劲松教授介绍,肿瘤侵犯是导致颌骨破坏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切除大块颌骨,必然导致患者面部外观畸形和咬合咀嚼功能的丧失,这就需要精良的修复重建技术,采用自体小腿的腓骨塑造成颌骨的形状加以修复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手段,但由于小腿腓骨的形状是直的,而颌骨是L型升支、弯状体部和弓形下巴的多维立体混合体,所以手术中需要医生将腓骨截断并弯制塑造成颌骨的形态,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常常造成重建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李劲松教授表示,近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开始应用于外科手术,2011年在美国学习期间看到国外同行刚刚开展相关手术,回国后就将最新版本的ProPlan CMF虚拟手术软件引入医院,开展了颌骨肿瘤切除后应用数字化腓骨重建颌骨,达到了更精确的重建效果。 李劲松教授介绍,术前只需要将下颌骨及供区小腿螺旋CT数据导入ProPlan CMF软件,在计算机上根据肿瘤性质、骨破坏范围模拟颌骨病灶的切除、腓骨瓣切取以及重建位置,并制作手术导板,术中在导板的引导下行颌骨病灶的切除、和腓骨瓣的制备塑形,术前在3D打印出的重建颌骨模型上预弯钛支架,术中即可更快更精确完成腓骨瓣的就位和固定。 近两年实施的二十余例颌骨重建患者对颌面外形、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非常满意,复查CT片显示腓骨瓣位置良好,下颌关节髁状突均在关节窝内正常位置,无任何移位。 采用计算机虚拟手术设计、导板制作和3D打印重建颌骨模型,大大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颌骨重建的精确度,也标志着该院口腔颌面外科在颌骨重建技术方面迈上新台阶。 ■专家简介 李劲松 口腔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中山大学颅颌面外科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 广东省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美国显微外科学会会员。 1992年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毕业,留校在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期间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MGH)、麻省眼耳医院(MEEI)以及美国最著名的两大癌症治疗中心---纽约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和休斯顿MD.Anderson癌症中心交流学习。 擅长于舌癌、颊癌、牙龈癌、腭癌、口咽癌等各种口腔颌面部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和术后缺损的整复手术,以及先天性唇腭裂、颌骨发育畸形整复,颌面外伤骨折的救治,腮腺肿瘤、颌骨肿瘤、颈部肿瘤手术治疗。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教育部、广东省科研课题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国外SCI收录杂志7篇。主持完成的“口腔颌面、头颈部大型组织缺损修复的系列研究”获得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