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版:重点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习近平:防止工商资本用农地搞非农建设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05月2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据新华社5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习近平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习近平强调,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
  在土地流转实践中,必须要求各地区原原本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
  要注意完善土地承包法律法规、落实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健全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真正激发农民搞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中农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日前召开视频会议,就贯彻落实上述指示、批示精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新闻链接|
河北千亩土地遭毁约弃耕
  近年来,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呈加快发展态势。农业部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流入企业的承包地面积年均增速超过20%,到2014年底,流入工商企业的承包地面积已近3900万亩,占全国农户承包地流转总面积的10%。
  今年4月上旬,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威县和邯郸市成安、邱县、磁县等地农村出现土地流转“毁约弃耕”现象——去年和农民签订的5年、10年“包地合同”,今年土地流转者就单方面解除,强行退回耕地。
  记者调查发现,陷入窘境的农民大都是这两年土地流转热中刚拿出土地的“尝鲜”者,而“毁约弃耕”者则几乎都是种田不久的下乡资本。由于“毁约弃耕”所涉面积上千亩,涉及农户众多,在当地无异于一次小型“地震”。
  有专家指出:如今高发的“毁约弃耕”现象,正是近年资本下乡种地过程中暴露出的“有实力争地、没能力种田”所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下的“毁约弃耕”只是个开始。
  对于大量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种地,石家庄经济学院一位从事土地流转研究的专家说:“现代农业的投资前景被广泛看好,刺激了工商业资本向现代农业领域‘潮涌’。”
  她介绍说,特别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钢铁、煤炭等行业宏观调控力度,加上这些行业市场不景气,导致部分资金投向农业寻找出路。“对于曾以钢铁、煤炭作为经济两大支撑产业的河北而言,更是如此。”
  纷至沓来的下乡资本正在改变着河北南部一些农村:国外农庄美丽的景色和“潇洒”耕作其间的“老外”——类似主题的巨大广告遮挡住耕地上的涉农企业工地;即使在相对偏僻的农村,以蒙古包为标志的观光农业也随处可见……
  一位农民对记者说:这哪里是在做农业,简直是在“玩”农业。石家庄经济学院这位专家分析认为:“在下乡的城市工商资本中,不排除有企业是受土地价值诱惑进入农业,以‘圈地’或非农化为目的。一些企业土地圈而不用,更有甚者,部分工商业资本以套取国家补贴为目的进入农业。”
□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