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钟展锋
南方农村报旗下新牧网众筹的六一礼物,近日陆续送到养猪从业者的孩子的手中。“孟母三迁”故事虽然经典,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父母都能为孩子的成长选择良好的环境,养猪从业者对此更有痛感。猪场因防疫和偏僻的特殊性,环境相对封闭,无论是猪场老板还是员工,他们孩子的成长都面临着分离、封闭、安全等问题。农场主谷哥(化名)认为,对于孩子,最有意义的礼物,还是父母的陪伴。 “爸爸在电脑里” “现在很多行业人羡慕我,说我现在做场长,有家室,年轻有为。其实这种表面风光让我感觉很糟,我没有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1986年出生的大文(化名)目前是粤东某万头种猪场的场长,谈及孩子和家人,他深深自责。因猪场过年值班需要,从2005年工作至今,大文从未在家里吃过年夜饭。因为陪伴少,他的两个孩子与他很陌生。 进入养猪业十余年的大文一度在东莞、河源、广州、英德等知名猪场就职,习得一手养猪好技术,但结婚后无法与家人居住一起。2013年6月,经熟人介绍和特殊照顾,大文终于带着妻子连同孩子一起开始新的猪场生活,本以为幸福生活就此开始,没料到困难重重。 首先,猪场伙食粗糙,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大文曾自掏腰包向猪场买肉,想额外给小孩加餐,但老板怕影响不好拒绝了。猪场其他同事慢慢开始有意见了:“凭啥他就可以从外边买肉回来?凭啥他能带孩子在猪场,我们却不能?”猪场相对封闭,孩子少,孩子在成长中缺少玩伴;猪场偏僻,上幼儿园也成为难题。 2013年11月,大文的爱人孩子离开猪场,回老家生活。此后,大文依靠每两天视频一次,与爱人和孩子联系。2014年3月,大文回老家,爱人鼓励孩子叫爸爸,孩子却躲闪着说:“你不是爸爸,爸爸在楼上的电脑里。” 2014年9月,大文辞职到更靠近老家的猪场工作,“换工作后工资降了20%,但我情愿工资少点也要多陪家人”。现在大文每月回老家一次,但是,“第二个小孩都会走路了,也会叫爸爸了,我却不知道孩子的喜好。” 家庭教育最重要 作为兼有养鱼养猪的农场主,谷哥的三个孩子都是在猪场成长起来的,目前有两个已上学,送去学校全托管,周末和爷爷奶奶住一起。 “孩子始终是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才最有安全感,有安全感才会释放自己的天性,才能更好地成长。”谷哥对于自己能够让孩子留在身边长大很欣慰。他认为,孩子即使是在猪场长大,但只要能和父母在一起,就比留守儿童好。 他告诉记者,因为猪场偏僻人少,猪场的孩子在成长中容易形成孤僻性格,因此,他尽一切可能让孩子与外界接触、交流。节假日的行业会议或活动,他尽量带着子女参加,自己也会带着子女出去玩,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活动等。 “爸爸,快让我摸摸你的肚子。”记者观察到,这三个小孩聚在猪场很热闹,他们会争相去拍拍爸爸的啤酒肚,或聚在妈妈身边写作业画画,也会在院子里打闹。孩子在猪场长大,对大自然很感兴趣,谷哥的大女儿偶尔翻看养殖专业书问什么是木乃伊猪、细小病毒;二儿子能够辨识很多植物、昆虫、鱼等;快3岁的小女儿身体和性格也都很好。 谷哥说,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家庭教育所必需的,这样的孩子无论客观环境如何,都能较好地成长。 猪场有安全隐患 但像谷哥这样的从业者很少。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孩子待在猪场,出了问题猪场承担不起责任。如南方猪场多配有鱼塘,加上饲料房有机器设备等,存在安全隐患,孩子偶尔过来玩没问题,但要长时间留在猪场,是很不安全的,所以多数农场主都不会答应。 大文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在的猪场有一对夫妻带着5岁大的孩子,“父母始终忙工作,没法专心照管孩子,安全隐患是存在的。此外,猪场环境长大的孩子,以后和同龄人对比,会自卑吗?”大文对此不无担忧。 “最稳定的还是本地员工,他们工余可以照顾家庭。”谷哥告诉记者,猪场10名员工中,近半是当地村民。他承认,想要孩子留在猪场,留在自己身边,又能获得较好的引导,资金和人脉都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