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 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严查简政放权改革中“玩花样”等现象。李克强总理举了个例子,“某个地方本来群众办一项手续需要到现场,交100元手续费。现在改革以后,人不用来了,直接发电子邮件,网上办理,但收费一下从100元涨到了500元。”(8月27日《京华时报》) 过去两年,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提前兑现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削减1700多项审批权三分之一”的承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有效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了权力制约,激发了社会创造力,有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不过,还应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中梗阻”、“假放权、真寻租”等情况。 《人民日报》总结了简政放权的三大花样。一是放权不对位。比如给海岛城市下放草原经营许可,向缺煤地区下放煤炭开采类许可,这看似放了权,实际用不上。二是放权有水分。有些地方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转为中介服务,搞“变相审批”或“有偿服务”。一些“红顶中介”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市场的鞭子,收着企业的票子。三是放权不彻底。受理权放了,终审权紧攥手中;决定权放了,发证权却不放,到头来群众还要在上级和地方之间两头跑,反而进一步增加负担。 应付简政放权玩的花样再多,归根结底还是部门利益在作祟。对于一些部门来说,权力权力,有权才有动力。简政放权就意味着将原来由政府部门行使的一些权力放给市场、社会、企业,必然触及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利益。一些领导干部长期习惯了“签字审批”——既能享受权力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又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于是,对于简政放权的到来,他们往往产生“对审批、监管迷茫”的抵触心理。要么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敷衍,舍不得真正放权;要么阳奉阴违,“放小不放大、明放暗不放”、“没好处的容易放、有油水的死命攥”。 简政放权不能只看数量,更要讲求质量。近年来,虽然清理审批事项的数目不断增加,但“最后一公里”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使得群众在办事中往往感受不到,距离民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就拿李克强总理举的例子来说,手续从线下移到线上,看似不让群众跑腿了,收费却变成原来的5倍。难怪老百姓抱怨,“宁愿多跑一趟,甚至多跑两三趟都行,车费也比这少得多呀。”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简政放权是一场自我革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但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而必须真抓实干。“玩花样”有悖于简政放权的初衷,也不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必须坚决予以遏制。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科学制定审批流程和收费标准,把行政权力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此基础上,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对清单以外的变相审批、违规收费严肃查处,严厉追责。 □张枫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