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溃疡病,炭疽病、疮痂病以及斜纹夜蛾、蚜虫等各类病虫的防治也让火龙果种植户非常头疼。在中国火龙果产业发展大会上,行业专家深度剖析了各类病虫害发病特点及防治技巧。 炭疽病 特点:发生于茎部表面,病斑初期为黄色或白色病斑,直径约0.5-2cm的散生、凹陷小斑,逐渐形成大量红色病斑,后期病斑扩大而相互愈合连成片,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表皮组织略松弛,很快干枯成黑色,外围有黑紫色晕圈,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果实前期不感染,成熟并转色后,才会被侵染。感染果实呈现水浸状及凹陷畸形,病斑最后呈现出淡褐色,病斑不久后扩大,相互链接愈合。 防治:轻病茎节用刀挖除肉质病部,切口涂抹50%多菌灵,彻底清除病残物并烧毁。增施磷钾肥,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使用咪鲜胺(450g/L水乳剂)2000倍、多菌灵600倍、硫酸链霉素全园喷施预防,视病情隔l0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治2-3次。选育种苗应先喷药防治,3-4天后再采枝条,且苗圃喷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药1次,共2次。 疮痂病(茎斑病) 特点:发于较老节的两棱中间,幼嫩茎节不发病,植株发病率达60%以上。病茎表面出现不规则砖红色坏死斑或铁锈坏死斑,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0.2cm,后期病斑成片生长形成长2-15cm、宽2-5cm的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防治:喷施农用链霉素、代森铵、氯霉素或石硫合剂等,对于发病植株,10-15天喷1次,共防治2次。为防止病原产生抗药性,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事操作上的处理,用药时应采用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软腐病 特点1:病斑初期呈浸润状半透明,后期病部呈水浸状,为黏滑软腐状,有腥臭味,并且蔓延至整个茎节,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嫩节,由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它创伤有关。常造成发病节腐烂,甚至向下和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 防治:采果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并做好清园工作。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发病前(雨季前后易发病),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喷洒全园,每隔7天喷l次,连喷2次。发病初期可喷施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波尔多液。 特点2:感染茎部组织时,组织变褐色、软化,严重崩解溃烂,病斑处凹陷。茎脊常见缺刻状病症,有时组织溃烂,仅剩中央主要维管束组织。 防治:保持良好通风,使病菌孢子无法利用茎表皮残留的水分发芽。茎部修剪后用广谱性杀菌剂喷施保护切口,防止感染。若有交叉,应适当调整茎干方位,避免交叉磨伤。 煤烟病 特点:发病初期枝条、刺座产生小霉斑,暗褐色,随病情发展黑霉布满枝条,似覆盖一层煤烟灰。果实受害,鳞片尖、果面有一层黑霉覆盖,影响光合作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管理粗放、荫蔽潮湿以及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的害虫多发时,易发病。病原菌在发病位置越冬,第二年孢子通过风雨、水、昆虫等传播。 防治: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注意果园排水措施。及时防治蚧壳虫、蚜虫。可用咪鲜胺+异菌脲、50%多菌灵800倍液、代森锰锌1000倍、30%嘧霉胺1200倍液、丙环唑等进行防治。冬季修剪后,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 病虫综合防治 加强种苗管理,选择无病苗木,开展无病脱毒苗圃建设,培育优质种苗。剪种苗应先喷药防治,3-4天后再采种苗枝条。苗圃喷波尔多液防治,一般每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2次。 发病茎节可结合疏枝剔除,且将病残体集中无害化处理,可人工捕杀蜗牛以及发生量少的虫害。及时清除果园及其周围杂草、枯枝,冬季清园时剪除病虫枝、衰老枝、过密枝,并在田园喷施石硫合剂,减少或消灭病虫源,果园撤施生石灰或草木灰进行物理隔离,可减少病虫害人侵。果园悬挂杀虫灯或诱瓶,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害虫进行诱杀。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特别是要施腐熟有机肥,适时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性。根据田间土壤情况,挖排水沟渠,防止雨季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