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研究提出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改革目标是建立多用水多花钱的机制,即在总体上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促进节约用水。 记者了解,将研究制定的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制度,二是水权流转制度。对于后者,由水利部牵头的国家级的水权交易所正在按程序报批,将于今年年内成立。据了解,这家已筹备了近三年的机构,其业务框架包括水权流转、相关工程与设备招投标、相关企业产权与实物交易、水权评估、水权金融等内容。 “以前取水的电价在0.58至1.20元/度之间,自从今年6月开始执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用水价格主要是根据区县实际情况确定。”北京市房山区水务局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科科长于占成介绍,政府会根据用水标准,明确各用水户的年度水量指标。当实际用水量超过限额时,单位水价会增加,目前来看超额部分的在1.58元/亩地左右。 “换言之,改革后的水价翻倍了。”有基层人士表示,但是这不代表农民要付出更多的代价,甚至一部分农民还减少了支出,因为市区两级财政对没有超过限额的用水户提供补贴。 点评 无论是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生产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还是对农业用水价格进行调整,均是为了有效遏制各个领域对水资源的浪费和疯狂掠夺。作为政府部门,在倡导节约用水的同时要率先垂范,特别是在办公场所,节约用水的标识醒目,节约用水的行动积极。作为每个公民,要把握每一个细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就是在节约用水成本,也是对水资源最好的保护,更是在为建设两型社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