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根据学区划分,郭先生把小轩送入了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三小学一年级,但在一个多月后的一天,郭先生被小轩班级内的同学家长拦在了学校门前,家长们称小轩严重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郭先生把孩子带走。 “孩子刚上学时,我跟学校提出过要陪读,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比较反对也就放弃了,孩子上学后,我和妻子每天都会在学校门前守着。”郭先生告诉记者。令郭先生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学校领导将其叫到办公室称,小轩班里的同学家长向学校递交了联名信,信中说小轩严重影响了该班学生的学习,要求小轩离开班级。万般无奈下,郭先生便将小轩领回了家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听自家孩子说,小轩上课不专心致志,好做小动作,说话不着调,有时候还会做出怪异的表情。总之,他们不希望自家孩子与其共同学习。 小轩今年8岁,因出生时难产,身体发育迟缓。小轩7岁时被父亲送入学校,几天后因身体还未恢复,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被父亲带去北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康复训练。今年夏天,北京医院的大夫说小轩已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并且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于是就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他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对此,郭先生表示,小轩确实有些爱动,但是他不想因此让儿子耽误学业,同时也想让孩子在集体的感染和影响中慢慢适应,进而在正常的秩序中学习和懂得规矩的重要性。 点评 如果说联名家长的举动是在维权的话,那么,维权也要有边界意识,不能一面维护自己的权利一面又侵犯他人的权利,这是常识。缺少了边界意识的维权,会让人变得功利。只可惜在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中,家长和学校都臣服于分数的高低,很少有人去教导自己的孩子如何跟那些“不一样”的孩子打交道,很少有家长明白,教会孩子和“小轩”这样的小朋友交往,同样是一种成长。有多少人拘囿在“心灵的监狱”里,这一起冲突呈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