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其中不少经营主体涉足乡村市场,试图破解“三农”发展“资金荒”难题。近日,阿里旗下的网商银行便推出旺农贷,为种养殖者提供无抵押、纯信用的小额贷款服务(11月19日《南方农村报》)。 对于尚且在信息化道路上蹒跚学步的乡村社会来说,“互联网金融”无疑是一个具有跳跃性的词汇;而对于正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道路上挂档加速的乡村社会来说,“互联网金融”却是在干涸资金河床上挖出的那泓宝贵清泉。虽然直到目前,家庭电脑、智能手机在农民中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及城市居民,但只要能够实现精准对接、保持机制灵活,专业化色彩鲜明的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绕过农村信息化的短板,而与目标需求主体成功牵手;虽然直到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仍存在着井喷阶段的无序与迷茫,但就通过信息化手段的高度融合而改变传统金融行业格局的意义而言,其勃勃生机足以将触角伸展到市场已然并不繁荣的乡村金融领域。 众所周知,农村是传统的金融洼地。伴随着农业转型步伐加快和城乡统筹力度的加大,农村发展需求与金融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显得愈发突出。然而,由于农村以土地为核心的物权属性较为特殊,对于大多数以农为生、依农兴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来说,往往难以提供有效而足够的质押物权。同时,由于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长期处于空白阶段,传统乡村信用又无法获得现代金融体系的认可和量化,从而导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瓶颈。破解农村融资难题、创新金融支农方式,一直是政府、业界和民间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个中果实,也是累累枝头。仅在广东,便有“政银保”、资金互助合作社、郁南等地农村普惠金融试点、梅州等地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等,燃起农村金融创新的星星之火。此番互联网金融企业抢滩农村金融市场,为在农村经济既有基本制度框架之下推动乡村社会资源加速资本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互联网金融向乡村社会的渗透,本应呈现双赢格局——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市场空间获得迅猛拓展,在与传统金融模式的竞争中继续抢得先机,另一方面,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所蓄积的融资需求也可以在互联网融资成本低廉的优势中获得最大程度释放。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互联网金融在农村虽然运营机制尚显灵活,但融资成本却居高不下。这一点,从上述报道中提到的“年利率达20%”案例中便可见一斑。互联网金融虽然进一步挖深了“资金池”,却并未拓宽“引水渠”,特别是将资金引入到农业经营者门口的“最后一公里”上,仍然梗阻不少、淤塞不断。换言之,诚如某些人所认为的,互联网金融至少能够解决农业经营者“贷不到款”的问题,但是这背后仍然是传统金融模式下的以金融经营者为中心的“高风险高利率”逻辑。而站在弱势农户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融资成本过高这一核心问题。 互联网金融“会”农更要“惠”农。互联网金融带给农业的改变,恰恰应该是以其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更加灵活化的经营机制、更加低廉化的经营成本,满足从零散农户到农业龙头企业在内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农业经营者从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获得的金融资本。在这方面,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一方面要转换发展思维,进一步降低农业经营者在融资方面的负担,比如推动农村电商与农村金融融合发展、实行农产品实物抵息等,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通过推进和扩大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吸引更过金融实体进入农村等方式,使农村金融市场总量更大、主体更多、活力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