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评论/读者之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
 


捐赠过多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 网议 |
  新闻背景:四川省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曾在8年前发了一条求助网帖,希望爱心人士能为学生捐赠御寒衣物。8年来,学校已陆续收到数十吨衣物,面对捐赠过剩,学校十分发愁,他们想要转捐其他地方,但邮费十分昂贵。如果扔掉又太可惜,也辜负了捐赠者的一片好心。而此前学校谢绝一位网友的捐赠时,反遭对方的斥责(11月24日《北京日报》)。
  汪昌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捐赠也是一种扶贫方式,应转变观念,从“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因此,捐赠工作也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并考虑受助对象的感受和需求,送什么、何时送、怎样送等,一定要注意赠送的方式。特别是,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捐赠技术和项目,激活贫困人群的“造血功能”,才是公益慈善的终极目标。
  杨耕身:外国人穿过的衣服入境,我们大多唤作“洋垃圾”。那么,以爱心名义捐赠的旧衣服,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得石镇中心校接收到的衣物,显然多数是未经专业处理的。作为一个常识:旧衣服重新使用,是需要消毒的。据说香港人在捐赠衣服时通常会附一张留言,承诺所捐衣服清洁卫生,无传染病。但即使如此,回收组织仍需要进行统一消毒处理。
  指责公众的爱心总是有风险的,所以只能说,将旧衣物当成爱心捐献,表明公众的捐赠观念没能与时俱进,进而表明一种慈善文化的苍白与落后。而8年前的一条求助信息到现在仍在传播,当然也表明在搭建一种信息透明且对称的基础性慈善平台方面,还存在极大问题。所有这些,大概仍要拷问我们社会的慈善制度及发展。
  施经:感觉被冒犯的,往往是施舍者,而不是捐赠者。施舍者易怒,以此来证明人和人之间并不绝对平等。“施舍”行为是连接施舍者和被施舍者的唯一桥梁,也是强化“双方地位不对等”之意识的最有力工具。比之具体的被施舍对象,他们更关注施舍行为本身,因为能为他们的身份增加砝码。郦道元《水经注》说,弗楼沙国的四大塔里供奉着一只佛钵,“贫人以少花投中便满;富人以多花供养,正复百千万斛,终亦不满”。郦道元引述这则趣闻或许是想表达“虔诚”的重要,但多少还是带了点书生气,因为世间的施舍者(包括供奉者)从来不是冲着“以少花投中便满”的境界去的,“终亦不满”似犹不足,但却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之所以需要进行反反复复的“供养”仪式,是因为只有仪式的多寡才决定了自己功德、善行的多寡。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