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9版:健康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山西太原市为村卫生室购医疗责任险分忧
村医摊上医疗事故获赔付近3万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2月1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郝东亮 何进凯


  “多亏政府为村医上了医疗责任险,不然摊上这起医疗事故,我今年辛苦挣的钱都得赔进去。”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南王名村村医王某领到27537.55元的医疗责任保险赔偿金。
  据悉,这是太原市建立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以来,办理的首例理赔案。
打针致患儿受伤
医责险帮做赔付

  今年2月7日,村医王某接诊了一位全身出疹的8岁儿童,初步诊断为水痘或湿疹,采取左右臂部分别注射抗过敏和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法,每日一次,持续至2月13日。之后,患儿皮疹消退,但臀部出现肿胀、疼痛,且症状日渐加重,王某遂给予热敷、外敷用药,静滴青霉素一周,然而效果不佳。
  2月20日,应患儿家属要求,王某带患儿到山西省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左臀部蜂窝织炎,当日入院,3月9日出院。而后,患儿又相继在几家医院进行换药等后续治疗,最终康复痊愈。
  医疗事故发生后,王某积极与患儿家属沟通,主动联系多方就医,取得了患儿家属的谅解。经小店区卫生局和西温庄乡卫生院协商、调解,最终决定由王某一次性赔偿患儿医疗及相关费用28986.89元。
  王某在懊恼和筹集赔偿款之时,猛然想到2014年区卫生局曾组织办理过医疗责任保险,遂前往保险公司问询。近日,中国人保太原市分公司审核认定,此次事故赔偿金28986.89元属于医疗责任保险范围,扣除5%的免赔额后,其余费用27537.55元在15个工作日内打入王某个人账户。
买保险+结对子
村医行医有“靠山”

  近年来,医患纠纷持续增多,医疗风险日趋升高,村医后顾之忧突出。同时,由于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培训不到位等,村医服务能力特别是打针输液能力明显不足。村医收入不高,医疗事故成为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一起医疗事故带来的高额赔偿金可能让他们多年的辛劳所得付诸东流。
  为解除村医的“心病”,让他们安心工作,2014年,太原市财政出资为全市952个村卫生室购买了医疗责任保险。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保险公司最高为每个村卫生室赔付30万元/年,律师费、诉讼费等均由保险公司在约定限额内支付。此外,保险公司还承担因医疗纠纷致村医人身伤害的经济赔偿责任,最高赔付15万元。
  为切实提高村医服务能力,确保村民就近获得安全、有效、连续、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5年,太原市启动“千医千村牵手”工程,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000名执业医师与1000名村医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城市医生通过在线答疑解惑、上门指导帮助、定期出诊以及收纳进修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村医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村医开展签约服务。村医背靠“大树”及“大树”后的“一片森林”,不仅能充分吸取“营养”,也极大地增强了执业信心,提高了服务能力。
  上述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之后,全市村医队伍逐步趋稳,整体素质逐步提高,积极性明显提升。2015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村卫生室门诊人次增长3%;开展打针输液的村卫生室比2013年增加96所。
□郝东亮 何进凯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