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21版:文化室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理发联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5年12月17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李润英


|对联故事|
  当你须长发乱,路过理发店门前时,看见这么副对联,“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一定乐意入店修容整面,焕发青春。旧时理发店爱用对联招徕顾客,如“进来乌头学子;出去白面书生”。谦逊的理发师往往在门联上作不太夸张的表白:“即算毫毛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看到这些,你能不从内心佩服吗?清朝某画师入京,为理发店撰联:“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理发店的对联与时代政治特色密切相关。相传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为理发店写了一副联语:“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句子有点文绉绉。后来翼王石达开又修改了一下:“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更富挑衅色彩,显出造反派头头的口吻。辛亥革命时,某剃头铺挂出反清对联:“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持三寸铁,削平大清世界,无不低头!”一语双关,含意深刻。抗日战争时,重庆某理发店贴出爱国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读之令人扼腕长啸,振奋其抗日斗志。1949年全国解放后,理发店的对联也融进了全新的内容:“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由手推平。”
  改革开放以来,理发店的对联也别开生面,紧跟时代:“巧手创发型,区分男女老幼;笑脸迎顾客,不论远近亲疏。”“和气待人,顾客入门皆觉暖;春风拂面,发廊开处尽生辉。”读了这些对联,让人倍感温馨。
  从“剃头铺”到“理发店”,从原始简陋的两面镜子和几把椅子、剃刀、剪刀、手推剪,只求单纯剪短剃光,到“发廊”、“发屋”、“美发厅”,再到如今的“美发美容中心”,一个“美”字把人们压抑在心中多年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理发店名称有了变化,其对联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变迁。有副特色对联可以为此文作结:“几代佳技发型美:染技美,吹技美,烫技美,美中有美;多年深功手艺精:刀功精,剪功精,洗功精,精益求精。”       □李润英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