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议| 新闻背景:11月21日,一段有关江苏省常熟市服装作坊雇佣童工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当日下午,常熟市马上开展拉网式突击排查行动。据常熟方面介绍,当天晚上工作小组共排查1797家小作坊、163家门店及企业,发现疑似童工8名。目前,涉事单位都已被人社部门立案调查(11月22日人民网)。 王石川:童工现象背弃法治精神,有悖于文明常识,堪称当今社会之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容忍童工存在。关注“常熟童工事件”,千万别虚了焦,那种认为禁止未成年人打工是害了他们的看法,经不起丝毫推敲。这种廉价同情,不合情理也不合法治要义。对童工最好的同情,应该是呵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从家长到政府再到社会,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接受良好教育,这是他们拥有明亮人生的前提。 止凡:童工问题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他们只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更好的生活更多的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选择去当童工?因为没有更好的出路。不是因为先有黑心老板,所以才有那么多童工;恰恰相反,是很多童工自己想要打工,有强烈的愿望摆脱贫穷,想要给自己找一条出路。因为法律禁止使用童工,那些不想读书的农村孩子,找不到更好的打工机会,只能去条件很差的小作坊,正规企业都不敢要他们。 南都:国家的一种法令不能流于形式,保护未成年人、拒绝雇佣童工,要做到这一些,政府必须做好兜底工作。针对童工的流出地,各级政府应该尽快做出协调安排,确保孩子的监护人履行职责,同时完善让童工回归课堂学习这项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2012年起,中国财政性教育投入一直超过了GDP的4%,这个数字一直被认为是“教育立国”的底线目标。然而,这些投入是否对偏远地区足够公平,是否对初中等教育足够公平,似乎还有极大的讨论空间。 澎湃:童工现象更是一个文明警报,对一个国家来讲,比起经济的贫困,文明的贫困更加令人惊悚。颇有人认为媒体的报道害了这些童工,担心送回家乡之后他们就会忍饥挨饿,好像在暴力威慑下的“打工”反而是一种幸福。这当然是抬杠。对童工前途命运的担忧并非多余,报道童工仅仅只是帮助童工的第一步,未来还有许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帮扶的工作要做,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必须说,如果没有社会对触目惊心童工现象的直面,后续的一切改变就难以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