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扶贫办日前下发《关于做好“泉爱放心饮水工程”捐赠帮扶惠民活动的通知》。不料,这纸文件引起一场风波。有人怀疑,这是政府部门借扶贫名义为企业站台促销(4月27日《南方农村报》)。 “一片好心办坏事”的叹息也好,“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质疑也罢,被卷进舆论漩涡的龙川县扶贫办虽然满腹委屈,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红头文件之下,特定净水器品牌赫然在目;层层爱心之中,一场货品交易悄然完成。虽然公权部门断然否认慷政府公信之慨为商业利益背书,涉事企业也试图摆脱一些人对公益活动背后行为动机的负向猜测,但在这一事件及其引发的公众讨论中,显然,程序正义被作为了是非判断的优先标准。也就是说,不管政府与企业初衷究竟如何,毕竟无法被否认的是:政府在发布活动信息的同时顺带介绍了产品,企业在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依然收取了费用。对于政府来说,这不仅是一般的“画蛇添足”,更是一种主动授人以柄的失蹄;对于企业来说,这不仅是简单的“弄巧成拙”,更因此陷入无法自证清白的窘境。 作为扶贫开发职能部门,“三定”方案清晰明确,什么能做、什么该做,官员理应烂熟于胸、落之于行。只不过,在鲜活实际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政策上一目了然的权力红线时而变得模糊不清,长短上严格有度的有形之手时而穿破制度牢笼。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权力的越位之举,往往在不自知之中,在不自觉之下,即便被人点破,也总会流露出一副无心而为、一场误会的悲悯与无辜。对于这样的官员,除了加强学习、好好补课之外,及时监督、强化问责是更为有力的约束手段;对于这样的部门,除了完善管理、健全制度之外,公共事件、舆论压力是更为见效的醒酒良药。此起事件中,制度意义上的是非层面不难厘清。只需将争议文件提交政府法制部门检校量度,是否合规自然水落石出;然而,舆情意义的曲直难题却无法一槌定音。毕竟,当政府文件被与商业软广等同起来的时候,相关部门不仅难以成功自辩,满口冤枉更会激起一些人对背后故事的探究欲望。 而对于涉事企业来说,捧着一颗爱心,换来一地鸡毛,或许有些得不偿失,但如果解剖一下这场扶贫活动的设计细节,偶然之中也隐藏着某种必然。相对于免费赠送活动,除非优惠幅度足以超出人们的常识,否则任何的“半卖半送”要想凸显扶贫济困的公益属性,都必须经过复杂的转换过程。比如,必须要说明并让消费者相信该款净水器的市场价格与活动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要让人们相信这种差异的存在源于企业自愿扶贫的社会责任。在诚信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的当下社会,爱心的传达与植入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沟通成本。看来,当事企业还没有准备好如何支付这笔成本,否则,也不会想出拉上县扶贫办发文以提高活动公信力这种办法。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是构建大扶贫格局的应有之义。然而,在方式选择上,在细节设计上,要考虑到商业利益与爱心行为的适度距离,要考虑到公共权力与企业行为的楚河汉界,以责任意识吸引企业参与,以公用公权引导滚滚善潮。否则,政府与企业、公权与资本的简单嫁接,难免会让社会扶贫这锅汤变了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