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球囊扩张治愈分泌性中耳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01日版次:06
  62岁的刘大妈(化姓)有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0余年,长期右耳闷塞、听力下降、头胀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曾先后多次接受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并前后6次接受鼓膜置管术,均因中耳积液粘稠堵塞通气管或通气管脱落而复发。
  近日,刘大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耳鼻喉科接受了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在鼻内窥镜引导下,通过球囊扩张、复通咽鼓管,前后仅花10分钟。术后自觉症状消失。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耳朵有闷堵感和听力下降。这是因为,连接中耳与外界的唯一自然通道——咽鼓管发生阻塞,引发中耳腔负压,导致中耳“积水”。
  据统计,约40%的儿童曾出现过分泌性中耳炎。严重患者可能形成“胶耳”——粘连性中耳炎,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耳聋。对于反复发作、难治性、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或永久性鼓膜造孔术,但均有复发可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鼓膜钙化、穿孔等并发症。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鼻内窥镜的引导下,将球囊送入咽鼓管狭窄处,用相当于10个大气压的水压球囊扩张2分钟,使阻塞的咽鼓管再通,从而治愈分泌性中耳炎。
  手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无辐射,出血极少,在减轻手术创伤的同时,极大提高了治愈率。
□马兆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