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63只电子眼站岗 “白粉村”变平安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04日版次:04

  对岸村党总支书记梁鼓劲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磊

  海鲜市场的烂泥路铺上了水泥;新建的文化公园绿草茵茵、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崭新的路灯在深夜给古老的渔村增添了几丝温暖。满头银发的阿公阿婆三三两两聚在小巷中、树荫下闲谈,偶尔传来孩童的嬉笑打闹,村庄一片静谧祥和。置身于此,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让阳江人闻之色变的“白粉村”。
  六年蜕变,昔日的“白粉村”一去不复返,阳江市岗列街道对岸村已实现华丽转身。由问题村变为文明村,村民说,因为村里有了一批团结、肯干事的村干部。十九大党代表、对岸村党总支书记梁鼓劲则是这批村干部的领头雁。
外人曾谈之色变
  对岸村是“万人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村民外出经商赚了钱,所以对岸村曾被誉为“小香港”。但从1990年代开始,村里吸毒的人越来越多,赌博、盗窃、抢劫经常发生。梁鼓劲介绍,2011年6月,村里吸毒人数高达300多人,多年来因吸毒或吸毒衍发犯罪导致死亡的人数累计200余人。外面的人谈对岸而色变。“以前搭摩托车,一说去对岸村,司机都直说不去。对岸村的乱曾是出了名的。”村民陈好回忆说。
  由于村集体经济落后,对岸村委对外债务累计高达300多万元,村干部工资长期被拖欠。“当时有一名村干部被拖欠工资累计5万多元,而他当时工资每月才600元。”梁鼓劲说,工资发不出,村干部工作没有动力,“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村民意见很大。“村干部越不干事,村民越不信任村干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011年6月13日,梁鼓劲当选为对岸村党总支书记。时年40岁的梁鼓劲事业正风生水起,有自己的工程队,在市区买了房,生活富足。“回来是为了不被外村人歧视。”梁鼓劲说,以前一说自己是对岸村人,别人总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对岸村人走到哪里都仿佛低人一头”。当时一领导就以此激励梁鼓劲:“不管你能力大小,最起码做人做事认真,村子不会比原来更差。”于是,梁鼓劲回到了小渔村,一干就是六年。
十几年的烂路修好了
  梁鼓劲深知,村子要发展,首先要班子团结齐心,干部要有干劲。他与“两委”班子成员逐一谈心交流,组织班子开会,把问题摆到台面上,向乡贤和老干部们请教,寻找治村“良方”。村“两委”制定了凡事经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四步走”的办事策略,让村务透明公开,村民参与村务。“为什么很多时候干部做了好事,村民还是骂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其中。现在,村民自己表决的事,做得好他们会夸你,做得不好也会帮忙解释。”梁鼓劲说。
  村里的光辉中路烂了十几年,路面坑坑洼洼,一年365天至少300天有积水,村里有几位老人曾在这条路上摔跤。路长不到100米,可前后几届村委都没有修好。梁鼓劲刚上任,就开村民代表大会表态,“一个月之内一定把路修好”。找外出乡贤捐资,自己带头捐款,果真一个月后,一条崭新的道路出现在对岸村。“不是什么大工程大事情,花不了多少钱。可考验的是,你当书记的有没有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对岸村党总支副书记曾明高称赞道。
  为解决村集体收入问题,梁鼓劲把拖欠6年租金的鱼围重新收回发包,主动放弃对岸村委欠自己工程队的几十万元债务,努力解决拖欠村干部工资和村集体外债问题。
建立吸毒人员管理档案
  治安差是对岸村的顽疾,而吸毒是治安差的根源。“当时几乎每天都发生抢劫盗窃案,最多一天6起。有几起案件就发生在村委门口,当着村干部的面,肆无忌惮。”梁鼓劲愤懑地说。村委重新组建治安联防队,招聘了8名队员,加上12名村干部,实行24小时巡逻;先后在渔港、市场、小学和主要路口安装了63只电子眼,设立视频监控中心。一旦发现吸毒人员或治安案件,联防队立即出动,将其扭送到派出所。村民梁老伯曾有一条渔船,由于村里治安差,船上的东西经常被偷,不得不把船卖了。“现在村里到处是电子眼,24小时有人巡逻,很少听说有人被偷被抢了。”
  此外,通过摸底排查,村里建立了吸毒人员管理档案,记录其吸毒史和病史,进行跟踪管理,通过打、管、防结合,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目前,有37名戒毒人员通过做海鲜等生意在市区购房,80多人成功戒毒。原先有名的“白粉村”成了阳江市平安村居示范点。
每年评选“孝德家庭”
  对岸村大部分村民以捕鱼为生,渔船就是村民的生命,但很多渔船是1980年代修造的、接近报废的木船。为了改造渔船,梁鼓劲带人跑银行部门贷款,“一开始银行嫌弃我们是‘白粉村’的,不肯放贷。我们只好一再跑去和他们软磨硬泡、解释,我们不再是以前的对岸。”最终,贷款加村民自筹共计3.1亿元,新造53艘大马力钢船。村民年收入2011年人均8000多元,现在人均17000元;村集体收入也从2011年的18万元,变为现在的41万元。“很多人在阳江市区买了房。”
  “治安和经济好了还不够,精神不富裕不行。”梁鼓劲介绍,对岸村的留守老人较多,他一次走访慰问时发现,有一位老人只有一张单薄的被子御寒,外出子女也不怎么关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2012年,对岸村举办了首届“老人节”,邀请70岁以上的老人齐聚,让大家尊老爱老。后来又衍生为“孝德文化节”,每年评出10户“孝德家庭”。“大家都主动捐钱支持,离开几十年的老人也回到了村里,节假日回来看老人的年轻人也多了。”陈好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