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朱斌
“闭上眼睛稍微休息一下,我就缓缓睁开眼睛,从最初的一丝亮光直到完全睁眼,那种久违的清晰度竟一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近日,大学女生小珊做完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后的神奇感受,而为小珊做手术的是她的父亲——东莞华厦眼科医院院长卢敏。
卢敏介绍,随着暑假的到来,到医院做近视纠正激光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报考公安、军事、国防类专业的考生们,近视手术甚至成为他们的“刚需”。而相比相对传统的近视矫正术,飞秒激光技术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视觉质量,手术更加安全,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亿多近视患者,近视发病率达33.3%,且近视人口每年正以8%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位。
近视眼困扰妙龄女
小珊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眼睛就近视,戴上了眼镜。小珊表示,以前觉得戴眼镜的是文化人,开始很有新鲜感。但很快这种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眼镜给她带来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重重的镜框压着鼻梁,四四方方的眼镜框住了眼睛。吃饭时的蒸气让人无法透过眼镜看清面前的食物;戴眼镜戴久之后,脑袋会有一阵眩晕不适;当跑步或者在进行运动,还需时时刻刻防止眼镜掉下来,当然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每天像“瞎子”一样,满世界地去找眼镜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珊有了主动护眼的意识,近视度数也一直维持在三百度左右。可后来小珊到外国留学,学业的繁重让她越发感受到戴眼镜的不便。作为眼科医生的卢敏院长,看着心爱的女儿一直以来饱受眼镜的折磨,心里一直很难受,就几次和女儿商量做飞秒激光手术。
上个月学校放假,小珊回到国内,让她的父亲——卢敏院长为她施行了飞秒激光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几分钟就做完了。
术后小珊闭眼休息了一会,再睁开眼的时候视力就恢复正常了。如今,小珊没有任何不适,已经完全摆脱了戴眼镜的困扰了。
传统手术并发症多
近视患者除了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以外,激光近视手术也已成为被近视患者所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法。
“然而普通激光手术仍有一个关键环节未能得到完善的解决,就是角膜瓣制作环节,而这一环节又是直接关系到激光手术安全性、术后效果的关键环节。”卢敏介绍,在眼的屈光系统中,角膜的屈光力占全部屈光力的70%,角膜屈光力的轻度改变,能明显影响近视的度数。
之前的屈光手术正是通过切削中央角膜,使之变薄而降低其屈光力来达到矫正近视。但由于破坏了角膜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很容易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青光眼或高眼压、眩光和视力回退等并发症。
飞秒激光精准安全
“直至飞秒激光手术出现,以上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卢敏解释,飞秒激光和普通准分子近视手术最大的差异在于制作角膜瓣的技术不同。常规近视眼手术分两个步骤:第一是制作角膜瓣;第二要掀起角膜瓣,在角膜基质层用准分子激光进行矫治近视,然后再将角膜瓣复位。而近视激光手术中,80%的风险来自于制作角膜瓣过程。
卢敏表示,飞秒激光手术是通过激光来实现角膜组织的光动力爆破制作角膜瓣,精确性达到微米级,是机械刀精确度的100倍,具有安全性更高、精确度更高、角膜瓣复位更紧密等优势,而且由于手术过程中没有“有形”的刀片出现,能够避免交叉感染。而且术后第二天即可正常用眼,稳定期大概是1-3个月,期间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用眼。而视力基本可以恢复到术前检查时的最佳矫正视力。
“适合接受激光近视矫治术的人一般在18岁以上,近视在1200度以下、散光、远视在600度以下。”卢敏提醒广大近视朋友,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激光手术,必须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专家简介
卢敏
东莞华厦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广东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协会委员,广东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广东医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广东视光学会常委、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学协会常委。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屈光不正、角膜病、眼表病、眼部整形等方面诊断治疗,累计主刀手术超过60000例。
在国内发表论文30篇,国外SCI杂志发表论文2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目前主持参与佛山市级科研立项5项,省级科研立项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