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秀|
现在,微信已经成为人们使用率最高的网络交友工具。对于不太爱打字者的微友来说,发个微信语音再适合不过了,用语音聊天,连电话费都省了。这让很多人乐此不疲,抱着手机煲语音粥。不过,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有好就有坏。微信语音带来的烦恼也是令人讨厌。
有些人发语音不分场合,不分时段,想发就发,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当你在开会、上课,开车的路上时,收到几条微信语音,你是接听还是不听?不听吧,万一有什么急事给耽误了,那可就悔大了。接吧,的确不是太方便。难道你要低着头趴在桌下像特务般盗听情报?还是借上厕所出去听?更有甚者,假如发语音的是异性,若是让家里的女人听到了,不但会吃醋,而且有些事是说也说不清。
有些事情,语音并不比文字更让人直接明白。有人不爱听这话,声音总比文字要直接易懂。嘴皮子的事比手写可方便多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比如,老板要交待一个任务,用语音发,可能你得听几遍才能确认无误。因为,在几条几十秒的语音中,你要听得明白,得从头一个个听。也有人会说,语音有文字转换功能。老大,可千万别信这个。这翻译功能可不太靠谱,会误事的。文字有记录功能,当回头来查找记录时,翻页就可以了,一目了然。可语音只有时间长短的说明,你要知道其内容,得耐得性子,从头听。若不一心断了,又得重来,你说麻烦不?
有的人真的挺自私,或者说是他完全没考虑别人的感受。发语音时又不调整好声音大小,导致收听语音时,耳边像响雷般炸响。此时,你会气急败坏地说上一句“哥们,你能不能小声点”。有时,在微信群里聊天,有些人的语音像“深水炸弹”般袭来,一个接一个,并且不用征得你同意,自动播放。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语音实际上就变成了噪音,令人厌恶。
有些人接听微信语音,还需要注意防止隐私泄露。因为,你在接听时,旁边的人也能听到语音内容。如果语音里有不雅、不方便让人知道的事,语音往往就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听语音时,要赶紧找个无人角落,即便边上有人,也要将音量调小,让别人听不见或听不清,这可真难过他了。
当然了,微信语音也有好的地方。比如,它比文字更有实况性与温度感。它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情绪,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感受到对方所处的现场环境,有时比冰冷的文字更温暖。只是,微信语音不可乱发,发信人要懂得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感受。适时、点到为止的语音才会不让人生厌。
□张帮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