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鼻内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25日版次:12
  临床上有不少疾病既侵犯了鼻子又侵犯了眼眶,比如慢性泪囊炎、眶内占位性病变等,患者不得不同时在眼科和鼻科看诊。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眼整形科主任医师卢蓉表示,鼻内镜辅助眼鼻手术为眼科开了一扇新的窗子,既方便了患者的就诊需要,也实现了某些眼眶疾病的微创治疗。
从鼻治眼更安全
  “人的眼睛和鼻子之间只隔着一块像纸一样薄的骨头,叫纸样板。”卢蓉说,以往在眼球旁边进行手术,容易触及肌肉、神经,风险很大。而突破眼鼻界限,通过鼻腔做眼眶手术,由于鼻子里大多是空腔,手术安全性更高。
  据了解,以视神经为界的内侧眶内、眼眶底壁、眼眶尖以及泪囊区,发生在眼鼻交界区域的病变,均是鼻内镜所能到达的区域。
  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辅助眼鼻手术更直观。卢蓉解释,经鼻腔开口,借助内镜,可放大手术视野,医生操作更直观。如很多眶尖部的肿瘤,从眼眶外路手术存在视野盲区,而鼻子作为眼眶旁边的“邻居”,“借道”鼻腔进入,则可以在器械辅助下进行直视手术,风险大大降低。
  此外,通过眼鼻手术,鼻腔可以较好地隐藏伤口,颜面不会留疤,术后创伤反应较轻,并发症减少,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内镜手术不留疤
  卢蓉介绍,目前,鼻内镜辅助眼鼻手术应用最多的是泪道疾病(流眼泪),其次是甲状腺相关眼病,再者是视神经挫伤(多由车祸摔倒引起),还有眼眶肿瘤。
  以临床发病率最多的慢性泪囊炎为例,鼻内镜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手术,颜面没有疤痕,符合病人对外观的要求,同时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另外,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突眼也适用。对于内科治疗不能缓解的甲亢突眼,鼻内镜可用于辅助眼眶内侧壁、下壁减压,使突眼回退一部分,眶压随之降低。 
  卢蓉提醒,术后患者尽量避免用力吐痰、咳嗽、打喷嚏;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眼眶感染。术后2-4周,回院清理鼻腔。
  “鼻内镜辅助眼鼻相关手术是传统眼眶手术方式的有力补充,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术方式。”卢蓉强调,临床上应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注重疾病的综合治疗。          □小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