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成立新型三农智库

陈锡文为“广东农村研究院”揭牌并任名誉院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7月27日版次:03

  26日,“广东农村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卢晓科 摄

  南方农村报讯 7月26日,新型三农智库“广东农村研究院”(下简称“农研院”)在广州正式揭牌。该院由广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与省农科院合办,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共建。
  当天,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陈锡文,省政府副秘书长顾幸伟、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颜学亮、省农业厅长郑伟仪、省委农办副主任刘洪盛等领导出席了活动。揭牌仪式后,陈锡文向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省海洋与渔业厅等单位的300多名涉农工作者作了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报告。
广东三农领域缺少高端智库
  当前,广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三农智库是推进三农改革发展的“智囊团”,代表着一个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软实力,也代表着一个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竞争潜力。加强三农领域新型智库建设,是提高三农工作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但广东三农智库的发展与三农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智库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农领域缺少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高质量、高层次、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成果不多,且成果转化相对滞后等等。
  广东在加快推进三农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有许多经验、一些探索需要总结、提炼、推介。三农领域一些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亟待研究。因此,农研院这个新型三农智库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
开展农村调查政策理论研究
  农研院由陈锡文担任名誉院长,颜学亮担任院长,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省委农办副主任刘洪盛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颜学亮介绍,农研院将紧紧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开展农村的调查研究、政策研究、理论研究三大任务。“以三农重大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针对广东三农领域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广东三农工作样本,总结广东三农工作经验,指导广东三农实践;围绕三农发展宏观形势、现实重大问题等开展研究分析,提出务实管用、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
  颜学亮表示,将不断创新智库咨询服务形式、管理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将农研院办成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新型智库,办成聚集三农研究高素质人才和繁荣农村改革发展理论的重要平台,为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将为政府提供高质政策建议
  据悉,在“十三五”期间,农研院将根据中央和省委三农决策需要,设置若干科研课题,灵活组织力量攻关研究,解决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和省委省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向省委省政府提供科学高质的政策建议。
  在体制机制方面,农研院也将进行创新。颜学亮表示,农研院要办成一个新型智库,不要编制和财政拨款。“在农科院选择5名骨干研究人员为核心,在全国择优聘任兼职研究员,以课题研究需要聚合社会优秀人才,以课题为导向出成果,养课题不养人。”
  颜学亮称,研究成果评价方面,改变以发表论文为唯一考量的评价尺度,重点以对党委、政府参考价值和解决实际问题为重要的评价尺度,建立贴近三农实际、贴近基层建设、贴近党委政府决策的激励机制。
  为配合智库建设,农研院将搭建两个平台,一个是《三农情报要参》,一个是《三农研究报告》,定期和不定期地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三农工作,提供重要信息和决策支撑。
  此外,省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将出资成立农研院“三农研究基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