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收好处费,长沙便民大厅查出百人窝案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8月19日版次:05

  经查,该便民大厅多个业务环节都存在“谁拿钱、谁就优先办,谁拿钱多、谁就最快办,谁不拿钱、谁就等着在法定最后期限办”的情况。

  今年1月,一封关于长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举报信引起该市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的高度关注。顺着举报信的线索,市纪委通过调查取证,发现“涉案人员多达100余人”,一起长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窝案浮出水面。
  1月23日,由长沙市纪委组织媒体、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几个暗访组悄悄进驻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市纪委暗访组成员模拟办事群众与中介接触,很快摸清了他们的“套路”。原来,中介将需要加快办理业务的人员头像发给事先串通好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再有针对性地加快办理。中介以此收取“代理费”,也是给工作人员的“好处费”。
  经查,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不动产登记抵押、预告、交易等多个业务环节,都存在“谁拿钱、谁就优先办,谁拿钱多、谁就最快办,谁不拿钱、谁就等着在法定最后期限办”的情况。甚至有的证件早就办理完成了,因为没收到“好处费”,就要等到法定最后期限才发给办事群众。为了躲避检查,有的工作人员明确只收现金,或者用别人手机号注册微信收取微信红包、以他人名义办理银行卡收取转账。
点评
  公众看来的“职责”,涉案的工作人员却视为“权力”。这一纸认证越重要、公众越着急,这种“权力”就越容易套现。其实,涉案人员的“权力”并不大,他们能支配的不过就是一定时限内前后的办事顺序,而他们却把这点“微权力”用到了极致。百余人涉案,既有领导,又有基层工作人员甚至是临时工,足见这种“权力寻租”思维影响之广泛,甚至成为登记中心的“共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