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善意的谎言”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08月24日版次:02
|网议|
  新闻背景:日前,当地村民反映,河南唐河县昝岗乡政府“三亮三评”展板上公示的干部电话存在错误。记者通过公示号码致电乡党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等人,电话或无人接听,或表示“打错了”。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可能是展板资料陈旧,领导电话没有及时更新,也可能是领导不想见你,撒了“善意的谎言”。(8月22日中国青年网)
  张贵峰:虽然可能真的是“领导电话没有及时更新”,但考虑实际情况,“领导故意提供错误电话”,有更大的可能性。其一,乡党委书记和纪委副书记两位领导电话均同时出现“打错”情况,这个巧合太可疑;其二,包括公示干部电话在内的“三亮三评”,是当地近年来才开展的一项活动,这种背景下,当地乡领导短期内集体更换手机号码,可能性也不大。
  相比“干部公示电话不是本人”,更令人不满的是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解释。有关部门要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看看到底是善意谎言还是恶意欺骗。如果是故意欺骗,要追责相关官员。即使只是“展板资料陈旧,领导电话没有及时更新”,当地政府也要进行整改。
  朱昌俊:公职人员信息公开,其底线就是确保真实。如果说公开了电话号码,却不能正常接通,发挥不了正常的作用,这是一种糊弄,那么,最坏的情形显然是,一边是名义上公开,一边却公示的是别人的号码。这里一是构成对地方民众的欺骗,二则是对真实的号码拥有者的权利侵犯。那么,这种假公开到底是如何出炉的?是由谁拍的板?一句“善意的谎言”恐怕太缺乏说服力。
  假公开、伪公开,比不公开其实更显恶劣。因为不公开是消极的对待公开,而假公开则是积极的恶意撒谎。在公务信息公开的操作上,本不应该存在任何的“谎言”,也无所谓善意之说。如果真要算善恶,如此一边极力标榜公开,一边却公布他人的号码来糊弄民众,显然已构成一种“恶意”。
  陈广江:所谓“三亮三评”,是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和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公示的干部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非本人,“亮”出的是什么形象?群众又该如何“评”?充斥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三亮三评”展板上哪里有真正的善意?“三亮三评”展板大概本身就是个比“善意谎言”更大的谎言,就是一场应付差事的秀。某些地方的基层干部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玩弄得炉火纯青,甚至戏都穿帮了还能硬生生找到“善意”,谁会相信呢?
  善以真为前提,弄虚作假的干部电话不真实,与善更是相去甚远。说到底,展板上的干部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非本人,其原因以及背后的不良作风才是值得深究的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