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人民罚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11月25日版次:02
|网议|
  新闻背景:11月21日,一辆警车在渭南街头违法停车,有市民拍照并开具“违法通知单”,相关照片在渭南市民朋友圈引起热议。曾经在其他地区也出现过警车乱停被群众贴上自制手写罚单的情况,这种罚单被网友戏称为“人民罚单”。(11月21日新浪网)
  舒锐:面对公民意识、监督诉求不断增强的公众,各级执法部门与其被动地等着人民监督曝光丑闻,不如主动地加强内部管理与监督,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以警车使用为例,各相关部门都应当从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政府形象的高度,建立起警用车辆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用车登记、备案制度。杜绝警车私用现象;杜绝警车在执行非紧急公务的违法驾驶现象;在执行紧急公务时,根据规定开启相应标示。同时,对违规人员视情节进行严肃处理,方起以儆效尤之用。
  沈德良:保持对法律的敬畏,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份“人民罚单”,无形中留下了更多的深层次思考:作为执法部门,本当严格知法守法,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事,让每个掌握公权力的人“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假如,法律只存在于选择性执行,无疑会有损法律的威严,同时割裂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信任。
  法之所以庄严,法之所以畅行,其基本前提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则应当得到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同并加以严格遵循。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相比普通群众,执法者对相关法律有更多机会接触、理解。这份“人民罚单”,看似是不经意的“搞笑”,却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份真正“严肃”的罚单:这是对执法者的执法提醒,是一堂“常识”性的法律教育课。
  殷国安:警车违停的根本原因,是少数民警头脑里的特权思想,觉得自己是执法者,是管理老百姓的,自己可以不受监督。而次要原因是对这种特权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上级会“护犊子”,老百姓更是无法行使监督的权利。所以,综合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三条:一是教育警车司机带头守法不违停;二是警方自己对违停警车就应该贴条处罚;三才是鼓励市民监督,可以举报,可以拍照,也可以直接“贴条”,甚至发到网上。只有警车不违停,处置老百姓才更有说服力。
  任红凌:“人民罚单”既是群众的声音,也是群众监督的双眼,政府部门还需正确对待“人民罚单”。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更要给予群众开出“人民罚单”的权力,虚心听取群众声音,勇于接受群众监督,对于工作中确实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且按照群众要求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唯有如此,政府部门才能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公信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