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原药升价或带动明春农药零售涨价

多名企业经理人及经销商预测,上涨幅度会较大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7年11月28日版次:06

  扫一扫,获取更多农药资讯。

  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亚航
见习记者 包睿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原药价格还会持续上涨,到明年5月才会趋缓。”近日,在“2017年(第三届)中国农药市场峰会”上,与会专家代表对未来农药行情作出预判。原药价格持续上涨,终端农药价格是否也是如此呢?由于终端需求相对于原药市场存在滞后性,预计到明年3月份,农药终端价格将迎来全面上涨潮。多位渠道商甚至预测,届时大部分热门产品增幅在30%-40%,部分产品涨幅或将超过50%。
原药价格涨至明年5月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以及更为严格的环保压力,厂家开工率低位徘徊,中间体供不应求,未来原药市场依旧紧张,预计价格上涨情况将持续到明年5月份。
  据了解,因上游嘧啶胺供应受阻,烟嘧磺隆原药厂家惜售,行业普遍报价在25万元/吨以上。硝磺草酮原药因中间体1,3-环己二酮紧张,价格一度涨至15万元/吨,不过随着厂家开工率逐步恢复,后期价格有望下调。而乙氧氟草醚原药供应依旧紧张,且供应紧张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缓解。
  在杀虫剂方面,阿维甲维盐原药系列供应依旧紧张,阿维菌素精粉厂家报价上调至75万元/吨,甲维盐原药更是一货难求。杀菌剂方面,三唑类杀菌剂仍是行业关注重点,虽然涨幅放缓,但受限中间原料上涨,价格依旧高位运行,市场供不应求。
  虽然今年下半年农药市场波动较大,但这并不是农药行业第一次调整。据了解,从2014年以来农药原药价格共经历了四个阶段。2016年7月份之前,受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影响,农药价格不断下滑,其中草甘膦跌幅最大,从4万元/吨跌到不足2万元/吨。2016年下半年,由于环保趋紧,加之去产能结束,原药价格开始上涨,其中杀虫剂涨幅最大,吡虫啉从9万元/吨涨到16万元/吨。而今年,原药价格在经历了小幅下滑后,又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今年3月份农药价格下滑,主要是需求弱势、市场回调所致。”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药事业部负责人胡奕俊分析道,特别是当时制剂库存较大,使得后期原药价格下滑,下滑幅度一度达到6.78%。而6月份后由于环保趋紧,厂家去库存结束,原药价格上涨。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原药整体涨幅已超过39%。
  对此,山东一企业负责人认为,原药价位虚高的可能性非常大,市场上经常说有价无市,这是不科学的,只有量价齐升才能做实产品价值的真正提高。“由于目前行业内存在违单现象,使得原药价格在整体库存下降的情况下反而节节攀升,不得不让人怀疑有人在捂货待涨,借机炒作。”
  但面对去产能和环保驱动下的原料紧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精细化工等原料厂家将先于农药行业进行自身调整,未来原药价格将逐渐趋于理性和平稳。该负责人分析道,“不可置否,原药价格上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受企业停车的影响涨幅会更大,但估计到明年5月份其价格会趋于平稳。”
预计明年3月终端价全线上涨
  与原药价格持续上涨不同的是,终端农药价格是阶段性上扬。记者采访多个经销商、零售商发现,虽然之前都接到上游厂商涨价的通知,但由于目前正处于用药淡季,多数渠道商仍有库存,所以终端市场农药价格变动幅度并不大。
  据了解,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终端市场进行了1-2次的调价,且调价幅度均在5%-10%。
  “目前涨幅最大的是杀虫剂,涨幅在10%左右,杀菌剂方面进口产品的价格比较平稳,国产杀菌剂涨幅也在10%左右。”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农资零售商阮成初告诉记者,由于目前零售商手里还有一些库存,所以农药涨幅也不是太大。“价格还是要涨的,但是涨多少?什么时候涨?要根据零售商的进货情况以及上游厂家的涨价幅度来定。”
  “近期已经接到批发商有关产品涨价的通知,由于还有库存,所以目前价格变动并不是太大。”广东清远市农资零售商黄胡广说,“草甘膦已经确定要涨,涨幅在30%左右,接下来经销商在年底开订货会的时候,还将陆续有具体的涨价信息发布。”
  虽然现在多数渠道商持观望态度,但终端市场涨价的格局已定。广东韶关市惠千村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刘仕杰认为,各经销商及制剂企业的产品调价幅度和时间将与其自身的经营条件直接相关。虽然目前大部分仍捂有库存的厂家还未公开调价,但刘仕杰认为这种情况会随需求淡季的结束而终结,预计到明年3月份,随着销售旺季来临,厂家去库存结束,各公司将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产品价格上的集中调整。“而且零售商进货大都集中在这一时期,届时市场将大面积走货势必促进新定价的成交,大部分前期热门的产品增幅将集中在30%-40%,部分产品的涨幅将超过50%,整体市场的涨幅波动将维持在10%-50%的区间内。”
  “今年年初,农药产品终端价格上涨10%左右,菜农反应比较大,如果农药价格大幅上涨,农户面临的就不是选择哪款产品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种地的问题。”黄胡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广东清远的冬瓜为例,每造仅农药化肥的投入就在0.2-0.3元/斤,如果算上人工及其它设施的话,每斤卖0.4-0.5元菜农才有钱赚。如果农药价格上涨30%-40%,每亩仅用药成本将增加200-300元。“以目前的行情来看,对于种植面积在十多亩的种植者来说还算有钱赚,但如果仅种3-5亩的话还真不如打工划算。”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和原药价格持续上涨,很多渠道商面临双重压力,不调价直接影响收益,而调价则很可能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每家企业都在寻求二者间的平衡。
  有业内人士分析,农药上涨或许对一些柑橘、葡萄等经作区影响不是太大,但对于小麦、水稻等效益相对较低的大宗作物产区是不小的冲击,所以渠道商无论是涨价还是订货,除考虑到价格变动的风险外,还要将农户需求及区域种植情况考虑进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