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平民菜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1月16日版次:13
  自从跟妈妈分开住后,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特别爱逛菜场。我每天都去,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过去,不一定要买什么,但绿油油、水灵灵的日子尽收眼底。
  我所居住的街道,就只有这么一个菜场,迎接你来我往的人们,热闹、安闲。菜场是新修的,并不大,但很便民,建在四方位的中心点上,似乎告诉人们,这个距离,刚刚好,谁也不偏袒谁。
  天刚麻麻亮,小菜场就有了灯火,渐渐地热闹起来。单是从停靠的车辆及行人就可以看得出。早起的人,年轻的人,年老的人,带着睡眼,带着急切,带着悠闲,一并涌来,像是要瓜分这日子里的繁华。小菜场的特点,就是菜多人热情。一眼望去,高高低低地堆满了菜,刚上市的豌豆,清脆的萝卜,碧绿的菠菜。卤了的白菜,过水的雪菜,长芽的黄豆,真是撩人眼目。人一拨一拨地来,又一拨一拨地走,像潮水般地流动。小菜场后面就是一个大村庄,种菜的农人,每天都是担着一筐子的新鲜到来。相应的,这里的菜价要比别的菜场要便宜很多。有时,农人们赶着回去忙农活,就夹着浓浓的乡音喊,快来呢,甩菜了!吃多少拿多少,弄包吃盐钱就作数了呢。这种纯朴的声音及卖菜的方式,很是亲切也尤为可贵,这也是我特别喜欢逛菜场的原因。
  附近的村民都喜欢把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鸡、鸭、鱼拿来换点钱,还有一些药食同源的东西,比如葛根、山药、百合、麦冬等等,如果你也懂得养生,那么随便挑一两种,就会让你的日子过得健康又美味。冬天的菜场,更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野味等着你,一只野兔,几只野鸡,三两个缩成一团的刺猬,都是民间美味啊。
  菜场上卖菜的人,也可谓声情并茂。里头那个肉案上的大叔,脸泛油光,把刀嚓得当当响,招呼着来人,说是清早的土猪肉,味道比饲料猪要好百倍。尽管有些吹过了头,但人们还是乐意切一刀猪前腿肉,回去汆汤。一个乡下的大妈挎着一篮子青菜,用她的大嗓门吆喝,说是刚从土里扯来的,又嫩又鲜。一个卖臭酱巴的老奶奶,端着她的盆子,让人们闻味道。说这制酱巴的手艺,是她老祖宗传下来的,只有她会做。吃了她的酱巴不后悔。看着她有些干瘪的脸庞,你也是不忍心拒绝的。买两坨回去,尝尝她祖传的手艺,也是一种欣赏啊。一个卖芝麻的老头子,头上挽着白毛巾结,像陕北放羊的汉子。看一眼,就知道他有头痛的毛病。他坐在扁担上,不叫卖,只是不停地抽着手工的叶子烟……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儿时,母亲带着我来卖菜,记得挑着一担子红辣椒,从麻麻亮走到天光,只卖了八块钱,给我买了一条花裙子。最后想吃个馒头的钱都没有。我知道,那样清贫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而我尤为感恩那时的清贫,让我珍惜身边的所有,也包括日常菜场里的叫卖声,一张张纯朴的笑脸,以及菜篮子里的一片绿色。
□刘芳
|家长里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