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2版: 金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银行理财熟客需警惕“飞单”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8年01月20日
版次:
12
|理财|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展能
临近春节,有的银行理财客户经理想过肥年,很可能会趁机开展理财“飞单”,骗取资金。
“飞单”专杀熟客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的理财产品、未经银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资。
银行的老客户是理财经理“飞单”的主要对象。因为老客户与理财经理相熟,即使理财经理违规操作,也不易引起怀疑。而且“飞单”产品一般收益更高。储户很容易因为与理财经理相熟而上钩购买“飞单”产品。
近年来“飞单”案件屡见不鲜。2017年,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下辖航天桥支行的“假理财案”中,该行原行长张颖通过控制他人账户作为资金归集账户,采用理财产品转让的方式私售“飞单”,骗取过亿元资金。
先查编码再理财
对投资者来说,如何才能识别“飞单”?最有效的一招是查询银行理财产品的登记编码。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银行等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须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客户可依据该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
此外,银监会规定,现在银行需对自有理财和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让消费者确认风险。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注意销售过程是否有录音录像,避免被带到没有设备的角落中去操作。
上一篇:
缴纳企业年金可增加退休收入
下一篇:
理财违约潮爆发勿轻信保本保息
上一篇:
缴纳企业年金可增加退休收入
下一篇:
理财违约潮爆发勿轻信保本保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