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亲友拜年不送礼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2月06日版次:13
|生活秀|
  腊八刚过,我们兄妹几个忽然接到大哥从乡下老家打来的电话,说有事让我们赶紧回去一趟。
  听大哥的口气,似乎有什么紧急事。放下电话,我忙赶回了老家。一进门,三弟、四弟和小妹都已经到了。互相寒暄了几句后,我们正等着大哥宣布事情呢,哪知,他却不紧不慢地说:“这次把你们几个大忙人叫回来,主要是商量一下2018年过年送礼的事儿。”
  过年送礼?我们几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大哥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哥问道:“年货都办得怎么样了?”
  我们说:“正弄着呢!”
  大哥点点头:“好,今年你们都少买一份,春节来我这里拜年,就不要送礼了!”
  “这怎么行呢?”我立即反驳道,“大哥,咱爹妈走得早,是您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妹几个拉扯大的,当年,如果不是你冒着生命危险去煤矿挖煤,辛苦挣钱供我们读大学,我们能有今天吗?俗话说‘长兄为父’,我们给您拜年送礼,是天经地义的啊!”“是啊!”三弟和四弟也附和道。
  “我说了,不让送就别送!”大哥一脸严肃地说,“每年春节回来,大包小包地提,不嫌麻烦啊!今年,咱也响应国家的号召,过个文明‘低碳年’,不燃烟花、不放爆竹,尤其不要送礼,不奢侈浪费。你们能回来给爸妈上炷香,陪我吃顿团圆饭、拉点家常话,我就很知足了,咱不图别的,只求一家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
  见大哥的语气这么强硬,我们都沉默地低下了头。但大年初一给大哥拜年那天,我还是犯了难:这礼到底是送还是不送呢?送吧,怕大哥责怪,依他的倔脾气,肯定会生气的;不送吧,总感觉怪怪的,现在去哪儿拜年不送礼啊!最后,还是精明的妻子给我出了个主意:把礼品放到车的后备箱里,见机行事。
  大哥一大早就在村口迎接我们了,见我们一家人空着手下车,他顿时喜笑颜开,“老二来了,好,快进屋,你嫂子正在家等你们呢。”
  不一会儿,三弟、四弟和小妹一家也陆续到了。果然,他们手里也什么都没提,大哥乐呵呵地把大家迎进了家中。团圆饭上,没有“收礼”的大哥显得格外高兴,不仅破例喝了酒,还兴奋地唱起了祝酒歌。一大家人愉悦地围坐在一起聊天叙旧,谈笑风生。觥筹交错中,我们都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温馨,虽然没有送礼,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溢满了暖暖的幸福。走的时候,大哥满足地叮嘱道:“明年过年,咱还这样。你们人能来,比什么都强啊!”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三弟四弟也都偷偷带着礼品呢。尤其是三弟,在一家老国企工作,这几年单位的效益不好,生活拮据,因此,每年来给大哥拜年,他都会因为自己“寒酸”的拜年礼而显得“自惭形秽”。虽然大哥和我们谁也不会责怪他,但三弟内心的失落和酸楚还是显而易见的。这下好了,大哥的一道“限礼令”,立马就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其实,仔细想想,大哥的做法又何尝不是一种睿智呢!亲朋好友间,平时因为工作和家庭而各自忙碌,没时间相聚,好不容易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团聚在一起,本来就是为了叙旧和聊天,看望一下亲人,干吗非要弄得那么功利和俗气呢?今儿个你上门给我拜年送一份礼,明儿个我再去你家拜年回敬你一份,提来提去麻烦不说,还得费尽心思地去选择、攀比,怕自己送的礼品不够档次,和别人相比不够气派……最终,劳民伤财的是自家人,实惠得利的倒是众商家。
□王世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