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群众感叹“真扶贫”

贫困户收入翻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17日版次:05

  扶贫干部进村查看水稻长势。      广州市协作办供图

  扶贫干部在輋维村的古井打水。     广州市协作办供图

|扶贫一线|
  南方农村报讯 “这是真正的扶贫啊!”群众的一句肯定看似简单,却来之不易。2016年5月,广州地铁集团成立扶贫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派出6名驻村干部帮扶五华县转水镇维龙、輋维、流洞三条村。至今,已满二载。
  从2010年“双到”扶贫开始,广州地铁便与梅州五华县结下了不解之缘。按照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帮扶规划,广州地铁计划投入1880万元帮扶资金,采用项目制闭环管理体系,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一体化发展、教育扶智、医疗改善等方面进行帮扶。
  据了解,扶贫两年,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3000多元增至超过40000元,贫困户收入由原来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增至8500元以上。村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三个村均被五华县列为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村。
驻村两年
亲力亲为开展工作

  “前几天,我们扶贫已满两周年。”两年前,广州地铁扶贫工作组来转水镇这三条省定贫困村时,他们对扶贫工作一知半解,不知将要面对怎样的困难。
  从入村扶贫工作的第一步——精准识别开始,工作组挨家串户地走访,认真仔细地采集数据。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骤然离开舒适办公环境的驻村干部们,来不及适应,便投入了繁杂的工作中。
  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走访入户、找项目、做规划、做报表等,无一不费心力。据当地村干部反映,工作组加班加点是常事,有一次甚至连续4天在会议室里开会讨论到凌晨3点,泡面等速食食品更是工作组常备干粮。
  目前,手忙脚乱的扶贫前期已过去,扶贫工作成效初显。贫困村受益之余,工作组亦是收获良多,“我两年瘦了20斤,”这应该是流洞村驻村干部曾军的意外收获了。
扶贫必扶智
注重文化氛围建设

  下课铃声一响,维龙小学的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冲向新修的操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滑梯等体育设施,嬉戏玩耍。“原来教室地面坑坑洼洼,我提着水泥补了好几次。凳子放不平,孩子坐不稳,上课无法集中精神。”据维龙小学副校长林惠娴回忆,以前的教学楼是一栋两层的危楼,地基未打好,地面出现下沉现象。了解到三所村小学的状况以后,广州地铁筹集了170多万元修缮村小学,从基础教育环境开始改善。如今,三条村的小学均焕然一新,维龙村小学更是成为五华县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标杆学校。
  除此之外,为提高教学积极性,广州地铁投入40万元协助三村设立教育基金,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对在校贫困学生按从小学到大学分别再补贴200-2500元不等,目前已扶持在校学生134人,共发放学生补贴18万元。
  可喜的扶贫成效背后,是繁复的工作。在农村搞扶贫做规划,常常面临一大难关就是用地问题。“只要涉及用地,肯定要花长时间做村民思想工作,短则三四个月,长则半年一年。”工作组提到,流洞村河边有一处不到600米的河滩,以前长满了一米高的杂草。经过考察后,规划建设一个文化小公园,供村民休憩运动。但因该区域旁的一家村户对这块土地的归属问题存在误解,不同意动工建设,工作组协同村委会多次入户沟通,分析利弊,小广场才得以建成。“涉及土地的问题很多,学校修缮、广场建设、项目推进等,无一不是难题。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高科技引领
项目制管理促产业发展

  “要将我们广州地铁建设中运用的一些技术,投用到帮扶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担任技术人员的流洞村驻村干部徐俊说。初到转水镇时,工作队发现三村多山地,现有的地图并不详细完整,给工作队的项目考察造成了困难。为了更好勘测三村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寻找最适合发展的产业,工作队出动无人机航拍,采集地图数据。“可利用谷歌地图将航拍的地形地貌串起来,形成一幅详尽的地形地貌图,对后续的产业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是广州地铁的扶贫特色。广州地铁引入集团项目管理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把扶贫攻坚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仿作项目进行运作,派遣不同专业领域人员驻村扶贫,做到“三控两管一协调”,形成闭环式管理体系,确保每个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可控。“敲定产业项目时,集团还另外派来了财务精算师和战略部两个部门同事,参与项目研讨,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
  “目前广州地铁帮扶三村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发展态势良好。”广州地铁驻村工作组组长李宏辉介绍,輋维村和维龙村两村共建成了125亩沙田柚种植基地,流洞村则开荒筑坝建设了40亩渔场,投入共约295万元。为了打造长期稳定主导产业,三村整合财政帮扶资金325万元,与当地龙头企业四方合资成立“五华县绿品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规模化养殖山地鸡,预计年出栏量超过5万只,每年的利润回报率约15%,有劳动力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增收1200元左右。
分享: